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是重新審視物質的重要性,並非追求數量愈少愈好。為物品的重要程度排優先次序,反思消費主義帶給我們的影響。自從 2017 年開始實踐極簡生活,面對過去的自己,不隨便增加物品數量,告別不需要的物品,以及減低物慾。接下來,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斷捨離法則。
標籤:極簡生活
實踐極簡後,化妝及護膚品的數量減至最低限度,減少過量購買相關新產品,卻無法用得完。化妝品斷捨離是我最先實行的範疇,然後開始整理其他範疇,因為剛開始接觸整理收納時,過量購買化妝品是當時的最大困擾。即是不需要卻買了、沒有實際用途也想擁有、使用起來不舒適的東西,我很想改變自己的生活。以下內容將會仔細分享我用來控制⋯
即使居住在狹小空間,也舒適自在的生活提案!如果家中有足夠的儲物空間,物品數量比較多也很正常,實行簡單生活,只需要保持最低限度的物品數量,不一定要限制數量上限。如果雜物在家中無處容身,可以問問自己一些問題,幫助自己判斷物品的去留。要判斷物品的去留,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問題:是否超過一年沒有用?是否適合現在的自己?不⋯
所謂斷捨離,就是斷絕一切無謂的事物。可是說到斷捨離,大部份人會覺得要丟東西,卻因為捨不得而無從入手,接下來,就要分享不丟東西的整理術。有時候選擇太多,讓我們很難作出抉擇。如果我們還沒有判斷物品去留的能力,就會丟丟丟、買買買,簡單來說,就是把需要的東西通通丟掉,到了要用的時候,結果又要重新買回來。或者,因為丟了⋯
斷捨離是反覆練習的過程,反覆斷絕不必要的東西,練習捨棄不必要的物品,同時是整理自己內心的過程。邁向簡單生活要養成整理的習慣,要形成習慣需要時間慢慢養成,還要有耐性和堅持的信念,定期檢視自己擁有的物品養成整理的習慣。接下來的 30 天,我們一起這項斷捨離挑戰,練習告別不需要的物品,改變以往追求物質的生活模式⋯
你也想實行簡單生活嗎?說起來,讓我開始極簡的契機,大概是接觸到山下英子的斷捨離理念: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着。在自我對話過程,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重新找回對自己重要的事情和生活方式,因為這一個過程讓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擁有大量物質也無法感到幸福,應該更重視自己的生活,把物品送出⋯
生活需要多一點儀式感的生活,透過小小的習慣讓我們更享受生活,在家也能講究過日子。我會留意生活中的小細節,這條影片之中分享我的5項生活儀式,開始極簡生活後,你也更重視生活儀式感嗎?為了迎接全新的一天,在保持留白的空間喝一杯咖啡refresh自己,吃過豐富的早餐補充能力。
整理收納不止是排列物品,或者移動物品,更重要的是審美眼光,將設計美學的「留白」、「對齊」及「平衡」融入家居空間,把整理收納推至另一個層次。至於設計這回事,只要根據黃金比例也可以做到,非常簡單,在這篇文章將會一一與你分享。每一件物品,都要有自己的固定位置,相同種類要集中收納。簡單來說,就是把物品分類,按照物品的⋯
「家中雜物堆積如山,物品還堪用,覺得將來可能有用一直捨不得丟,地板上也放了很多東西…。」這類煩惱很常見。大部份品牌企業的常用手法,就是創造市場需求,再通過廣告推銷牽動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斷捨離是一種生活哲學,需要持續學習,並且透過精準購買提升生活質素,甚至輕鬆整理日常家事。接下來,不可不知的 5 個意識消費關鍵⋯
整理收納其實沒想像中難,自學快速上手,就要選擇適合的工具書。在閱讀的過程中,重新審視生活所需,告別過往的不良習慣。以下與你分享 3 本書,由專業人員手把手傳授整理收納及理財技巧!梶ヶ谷陽子是一位整理收納師,獲得 Housekeeping 協會的最高等級認證,這間協會是日本其中一間最大規模的機構。她把自己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