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抽離社交群體才能奪回人生的自主權,重新審視自己應該如何使用科技。除了在上一篇文章提及,手機沒有 IG 所以使用時間減少,iPhone 的整體使用時間也下降 62%。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成為不想拿入睡房的東西,分享實踐數位斷捨離的心得,保持離線的狀態,享受與平時不同的生活日常。接下來繼續紀錄 30 天數位⋯
標籤:DigitalDeclutter
你知道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媒體嗎?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以嗎?早前分享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我的 30 天數位斷捨離計劃,列出這段時間內限制使用的應用程式,抽離社群媒體、重拾休閒活動,重新設定我的數位生活。當然,我列出的限制清單是對我來說可有可無的應用程式,如果你覺得是必需、對工作有影響,或是需要與遠距離的親友聯繫⋯
每天查看智慧型手機幾十次、無論吃飯或逛街都會拍照並上傳到 Instagram,這是我們的生活寫照。自從智能手機問世,我們隨時隨地上網、和朋友聊天、在社群媒體追蹤別人的私生活,無需與人面對面交流也可以保持聯繫。Cal Newport 在他的著作《深度數位大掃除》中提到「它們日益支配我們的行為和感受,並以某種方⋯
可能你會發現我最近減少 Instagram 發文次數,限時動態的更新也變得沒以前頻密,不再像初期的情況每分每秒我都保持 Online 狀態。可是,社群媒體是接收資訊的其中一個渠道,實行數位斷捨離也無法和社群媒體一刀兩斷。近幾個月更有意識地使用智能電話,減少不由自主地拿起智能電話查看新訊息。
數位斷捨離所包含的範疇很多,主要和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相關,例如:電郵裡看到一堆垃圾郵件、社群媒體內追蹤着不再感興趣的品牌帳號、下載後從來沒有使用的應用程式等等。在《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看到這句話:「問題不是出在這些裝置是否實用,而是出在你是否還握有自主權。」新科技精心設計的功能⋯
刪除照片後無法復原?捨不得清空充滿回憶的照片?的而且確,它們不是一般商品可以重新購買,累積過量相片的問題總要面對。為了奪回人生的自主權,我把注意力放在刪除多餘照片,而不是無止境地瀏覽社群媒體,進行這個計劃的初期,考慮應否升級至 iCloud 200GB 儲存空間方案,但是,我打算正式嘗試後再作決定⋯
處理過量照片需時,每次準備行動最終還是不了了之。面對一直逃避的問題,那 40,000+ 張相片累積了一段時間,過往總是以很忙為理由,覺得是時候整理卻一直拖延。為了實踐數位斷捨離,我選擇了把注意力放在刪除不必要的照片。一直以來,心裡想減少相片數量卻視而不見,導致多餘的相片愈積愈多。嘗試數位極簡的首半個月,即使⋯
「你會看到許多數位極簡主義者的例子,他們毅然縮減連線上網的時間,以專注在少數高價值的活動上,因此經歷了巨大的正向改變。」這是《深度數位大掃除》提及的一段說話。對我來說,開始經營自媒體後,使用智能電話拍攝大量照片,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替代方案是刪除不必要的照片。我們所認識的斷捨離並不止適用於實際的居住空間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