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Rules in Daily Life:轉換心情的「休閒活動」與「整理家居」,不可不知的簡單生活法則
你會用什麼方法釋放壓力?說起來,很久以前的我總是透過購物來轉換一下心情,這只是短暫的快樂,之後要面對的是捨不得丟的雜物、用不完的產品、放到過期的東西⋯等。接下來,與你分享 10 個切換心情的方法,對你來說很有效也說不定。瀏覽社群媒體看見別人的美好一面,經常拿自己與別人比較,結果對自己感到不滿而產生負面情緒,也⋯
#DigitalDetox|3 個數位斷捨離的實踐法則,活用零碎時間重拾休閒活動
無止境地滑手機、瀏覽社群媒體看別人的生活,別再這樣了!這些行為會嚴重影響個人情緒、改變日常作息,避免長時間使用智慧型手機,專注於更重要的事情上,進行一場 Digital Detox 是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法。如果你決心改變現狀,不妨讓自己靜下來好好思考,參考這篇文章,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休閒活動。
擺脫拖延症的全新計劃!幫助你「不再分心」的時間管理術,你不可不知的寫筆記方法
工作空間愈來愈混亂,導致工作效率低?超負荷的工作量讓你吃不消?數位化子彈筆記給你強力支援!適用於 reMarkable 2、Notability 和 Goodnote 5 的行事曆模板,紀錄任何靈感,讓你的創意瞬間爆發。絕不失敗的筆記整理術,讓工作能力大幅提升不再分心!你需要有效的寫筆記系統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備⋯
展開「親手製作自己穿的衣服」這趟旅程:裁製衣服的活用術,03 不用紙樣鉤織衣服
近年快時尚的發展,在每季出現大量被棄置的衣服對環境造成影響,選擇可以長久穿着的衣服,或是舊衣升級再造,有意識地作出選擇,長期下來可以減少環境污染。即使斷捨離也總是留着某些東西,以我來說,我完全無法捨棄手作材料。因為在個人網站及社群媒體的約定,承諾親手製作自己穿的衣服,所以會盡力實現約定,在公開的帳號分享目標就⋯
數位斷捨離實驗報告!30 天遠離可有可無的科技,不再成為「網絡成癮症候群」的一員
已經是實踐數位斷捨離的 30 天後。正式開始前,你不妨估計每天在社群媒體花了多少時間,然後在「設定 → 螢幕使用時間」內看看你的真實數據。先把答案放在你的心中,然後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文章吧。數位極簡主義,旨在不使用可有可無的數位科技,徹底成為數位極簡主義者,不再受到新科技的影響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在這篇文章是⋯
從權威的數據調查及訪談得知,在《i世代報告》明確剖析「iGen」的行為與態度
由 1995 年後出生的人,都在智慧型手機的陪伴下成長,還沒有上中學就擁有 IG,也很喜歡 Snapchat 的狗狗濾鏡功能,而且跟上 Snapstreaks 攸關重要,他們是心理學教授 Jean M. Twenge 在《i世代報告》這本書中提出的「i世代」(iGen)。除此之外,因為世代差異,每個世代的行為⋯
數位斷捨離 DAY 8 至 21/培養數位極簡生活,不可輕視的智慧型手機上癮
只有抽離社交群體才能奪回人生的自主權,重新審視自己應該如何使用科技。除了在上一篇文章提及,手機沒有 IG 所以使用時間減少,iPhone 的整體使用時間也下降 62%。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成為不想拿入睡房的東西,分享實踐數位斷捨離的心得,保持離線的狀態,享受與平時不同的生活日常。接下來繼續紀錄 30 天數位⋯
使用 Rakuten Kobo Libra 2 接近一年的心得,這些優缺點有可能影響你購買「電子書閱讀器」的決定
透過書本累積知識、建立自我肯定和價值,但是你擁有大量書籍,當中真正看過的有多少?無論是價錢方面或環保考量,電子書都更勝一籌,既不浪費紙張,未看過的書本也不佔空間。為了熱愛閱讀的你,電子書是你的最佳選擇。在這篇文章將會分享購買閱讀器的契機、閱讀器使用心得這 2 大重點。
數位斷捨離 DAY 1 至 7/抽離社群媒體重新設定「數位生活」,持續追求理想的簡單生活
你知道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媒體嗎?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以嗎?早前分享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我的 30 天數位斷捨離計劃,列出這段時間內限制使用的應用程式,抽離社群媒體、重拾休閒活動,重新設定我的數位生活。當然,我列出的限制清單是對我來說可有可無的應用程式,如果你覺得是必需、對工作有影響,或是需要與遠距離的親友聯繫⋯
從《深度數位大掃除》實踐的「數位斷捨離」,為了奪回人生的自主權,社群媒體內幕大公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充滿恐懼與焦慮。在 2016 年出版《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的作者 — Cal Newport,他並沒有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但是他的讀者們告訴他,他們對工作專注力有興趣之外也對個人生活非常重視,他發現很多讀者花大量時間上網,甚至影響心理健康,所以他決定以局外人的身分深入分析新科⋯
數位斷捨離/為了「奪回人生的自主權」,30 天有意識的 #RebootBASIC 生活
每天查看智慧型手機幾十次、無論吃飯或逛街都會拍照並上傳到 Instagram,這是我們的生活寫照。自從智能手機問世,我們隨時隨地上網、和朋友聊天、在社群媒體追蹤別人的私生活,無需與人面對面交流也可以保持聯繫。Cal Newport 在他的著作《深度數位大掃除》中提到「它們日益支配我們的行為和感受,並以某種方⋯
數位排毒/2022 訂閱項目新體驗,透過整理的過程整頓自己的人生
無形的空間、無限的容量,相當容易忘記那些文件和檔案的存在,數位極簡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除了刪除沒用的電郵、清除不再聯繫係電話號碼,訂閱項目是不可忽視的一項,而且應用程式會比較容易下手,沒有情感連結便不會感到困難,是時候取消不必要的訂閱項目。或許過去是加法人生,隨着年紀漸長發現身邊的東西也愈來愈多,可以的話⋯
Digital Detox:從烘焙香氣感受生活儀式感,降低對社群媒體的依賴
在家的烘焙生活,是為了有效執行 digital detox,不再無意識地拿起智慧型手機。剛開始自學烘焙的時候,按照個人喜好添置烘焙用具、模具,漸漸佔據廚房的每一個角落,雖然不是最齊全,但是已經非常充足。對於自己第一次製作的曲奇,直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無論多費工夫,把成果和親朋好友分享,看到他們滿足的表情和反應⋯
5-Year Plan:不再寫「年度目標」就是這個原因⋯!從零開始學習新事物的新生活
對地球更友善、減少碳足跡,我們可以選擇二手時裝,或是把尺寸不合的衣服修改、過時的設計重新再造。重新審視現有的衣服,發現有些損壞或尺寸不合,稍作修改就可以延長它們的生命週期,既然如此,我給自己訂下「用縫紉機製作自己會穿的服飾」這項全新挑戰!在 2021 年的重大決定,從現在起專注於一項全新挑戰⋯
數位極簡主義:斷絕「資訊爆炸」的數位斷捨離計劃,3 個重點讓你專注於自己的人生
當你感受到自己花很多時間在社群媒體,就是數位斷捨離的最佳時機。很久沒備份,這次備份竟然需要 4 小時。說起來,我的智慧型手機所佔據的容量太多,相片、影片、應用程式⋯等,使用 iPhone 以來幾乎沒有整理過,連備份也懶得去做。在備份過程無法使用手機,我可以暫時遠離社群媒體,即使想看 Netflix 也要忍耐⋯
數位排毒/減少訂閱應用程式,極簡主義者的常用應用程式分享
斷捨離後,整理不必要的物件並不難,甚至有感情連結的東西都可以逐漸放手,可是智慧型手機容量不足,也是你遇到的難題嗎?佔據我們日常生活大多數時間的,莫過於使用社群媒體的生活模式。不論是工作還是私生活,長時間看着屏幕、機不離手,日常生活也需要透過科技協助,數位斷捨離漸漸變得非常重要。接下來會分享數個數位極簡的範圍⋯
更有意識地使用科技:為了發掘更美好的生活,而「減少看螢幕的時間」
開始實行 digital detox,除了控制螢幕使用時間,告別以往漫無目的地瀏覽社群媒體,明明已經很努力,但是仍然心癢癢想拿起智慧型手機?事實上,養成一個全新習慣只需要 21 天,這篇文章將會和你分享一些減少看螢幕的方法,讓自己體驗真正的生活感受,是實踐簡單生活的方式,專於於真正有意義的事,同時把年初所訂立的⋯
Digital Detox:學會減少螢幕使用時間,實行「社群媒體斷捨離」
可能你會發現我最近減少 Instagram 發文次數,限時動態的更新也變得沒以前頻密,不再像初期的情況每分每秒我都保持 Online 狀態。可是,社群媒體是接收資訊的其中一個渠道,實行數位斷捨離也無法和社群媒體一刀兩斷。近幾個月更有意識地使用智能電話,減少不由自主地拿起智能電話查看新訊息。
「數位斷捨離的實踐法則」:科技改變我們的思想與行為,正式展開 Digital Declutter 的旅程
數位斷捨離所包含的範疇很多,主要和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相關,例如:電郵裡看到一堆垃圾郵件、社群媒體內追蹤着不再感興趣的品牌帳號、下載後從來沒有使用的應用程式等等。在《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看到這句話:「問題不是出在這些裝置是否實用,而是出在你是否還握有自主權。」新科技精心設計的功能⋯
極簡練習EP3/實行數位極簡的第一個月,讓網絡成癮的問題 Reset
刪除照片後無法復原?捨不得清空充滿回憶的照片?的而且確,它們不是一般商品可以重新購買,累積過量相片的問題總要面對。為了奪回人生的自主權,我把注意力放在刪除多餘照片,而不是無止境地瀏覽社群媒體,進行這個計劃的初期,考慮應否升級至 iCloud 200GB 儲存空間方案,但是,我打算正式嘗試後再作決定⋯
極簡練習EP2/數位極簡進度的所感所想,不要淪為科技裝置的奴隸
處理過量照片需時,每次準備行動最終還是不了了之。面對一直逃避的問題,那 40,000+ 張相片累積了一段時間,過往總是以很忙為理由,覺得是時候整理卻一直拖延。為了實踐數位斷捨離,我選擇了把注意力放在刪除不必要的照片。一直以來,心裡想減少相片數量卻視而不見,導致多餘的相片愈積愈多。嘗試數位極簡的首半個月,即使⋯
極簡練習EP1/刪除不必要的照片,儲存空間爆滿的煩惱一掃而空
「你會看到許多數位極簡主義者的例子,他們毅然縮減連線上網的時間,以專注在少數高價值的活動上,因此經歷了巨大的正向改變。」這是《深度數位大掃除》提及的一段說話。對我來說,開始經營自媒體後,使用智能電話拍攝大量照片,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替代方案是刪除不必要的照片。我們所認識的斷捨離並不止適用於實際的居住空間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