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的難題,是無法擺脫「捨不得丟掉」這樣的想法,斷絕不必要的東西是必經的過程,學會慢慢去了解自己。在過程中,不必拿自己和別人比較,釐清自己的思緒。而每個人也有各自對極簡的定義,最重要的調節心態、提升生活品質。接下來,與你分享極簡生活的體會,以及斷捨離的目的。

從購物狂到極簡主義,體會不多不少剛剛好的質感日常
開始斷捨離的契機,簡單地從改變消費模式開始
在極簡前,我經常購買不必要的物品,目的是減低工作壓力和消磨時間,可惜的是,即使被大量物品包圍也沒有改善工作壓力和平衡生活方式。現在回顧過往雜亂無章的生活,其實當時也是我人生時間軸內重要的部份,我也認為每一位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作出改變。
幸好的是,在 2017 年我接觸到梶ヶ谷陽子撰寫的整理收納工具書,看到她的生活井然有序、系統化的收納規劃,讓我決定斷絕不必要的東西,騰出更廣闊的生活空間。
在那時候開始,我一直定期整理家居。
用了 6 個月的時間篩選不再用的物件,捨棄超過 50% 的物品。
好書推薦:
剛開始接觸斷捨離,經常感到困惑?
- 不要拿自己與別人比較
- 慢慢放下對物品的執着
- 物品的數量不是愈少愈好
- 按照自己的步伐練習斷捨離
訂立和實踐目標,感受到少物生活的美好
開始極簡生活後物慾降至最低限度,擁有的物品愈少,愈能夠享受舒適清爽的空間。我很喜歡簡單的設計,在 Pinterest 儲存很多 home decor 的參考圖片,雖然大多是外國的室內設計,通常無法在香港的狹小空間派上用場,但是那些照片所呈現的整體氣氛很好。
回想起來,以前我會買日本的生活風格雜誌,只要看到有關 room tour 的訪談就會剪下來保存,當然很嚮往田園風的家居呢(笑),雖然現在更喜歡簡約的家居風格,但是篩選的過程當中,可以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
我的極簡生活模式,即使有這些想法也不要過度責備自己:
- 「物品還未壞不能掉」
- 「充滿回憶的東西不能掉」
- 「這件東西還有用不能掉」
擁有明確目標,更容易達至理想的簡單生活。
我的斷捨離入門步驟:
- 將櫃內不再使用的東西清走,把空間留給經常使用的物品
- 朝向空無一物的狀態,持續整理其他空間
- 像商品陳列展示般,每一件物品之間保持留白
- 與自己的內心好好相處,思考需要與不需要的分別
必看的 5 個斷捨離清單:
斷捨離的 3 步驟:
放慢步調,專注於自己的生活
定期審視真正需要的物品,挑選為生活發揮價值的東西。
相比以前日夜忙碌工作的日子,現在會考慮多一點自己的人生,是斷捨離後對我帶來非常大的改變。在私人時間經常閱讀寫作、在家烘焙、縫紉刺繡,把無謂的事情擱在一邊,拒絕無謂的噪音,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整理收納的重點:
- 空間規劃 — 調整物品管理方式,活用整理收納術
- 收納系統 — 挑選 100% 喜愛的顏色用作規劃空間
- 調整動線 — 按照日常動線思考物品的固定位置
目前我很喜歡的室內風格:
- 白色和大地色系(Earth Tone)
- 具備簡約設計的生活日用品
- 充滿木頭的溫暖感的家具
- 保留相當多的留白空間
- 使用低矮家具降低空間的壓迫感
只要有這份動力便能避免斷捨離後打回原形,持續整理收納才能維持下去。
整理收納成為減壓的其中一個方法,在過程中留下真正的必需品,每一次消費深思熟慮,只會購買真正喜歡的東西,而且不知不覺減少物品的數量,直至不多不少、剛剛好的狀態。
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生活的基本』最新實用資訊,每逢星期五 8:00AM 更新。傳遞整理的價值,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提升家居斷捨離的動力,幫助你把生活品質提升至另一個層次。
追蹤 Instagram 帳號:
- @basic.and — 剛剛好的簡單生活,分享斷捨離與整理收納心得
- @ordinary.instax — 有意識的生活,iHerb 購入品與我的日常居家生活
盡享 iHerb 購物 5% 折扣優惠:BLG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