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寫一份清單,列出每個人只能擁有一件的物品,你會怎樣選擇呢?不如想一想,家中有什麼物品的數量太多了?即使不擁有太多物質,也可以感受箇中樂趣,尤其是兼具實用性與美觀度的簡約設計,演繹「Less is more」的極簡生活美學。在這篇文章列出 10 種只要 1 件就足夠的物品,立即看下去!
標籤:極簡生活
為了學習意識消費,開始了不消費挑戰,記錄的方式是每月撰寫一篇生活回顧。今年開始,將會優先處理不消費計劃。說起來,實行簡約生活已經 5 年,為了有效地達成目標所訂立的年度目標,由剛開始的斷捨離計劃,也加入了學習烹飪、糾正懶音、學粵拼輸入法,還有低廢棄這回事。目標愈寫愈多,但是沒有餘力去做所有事,所以剔除不太重要⋯
2021 年不消費挑戰更新!從整理、分類到收納,審視自己的使用需求,不再符合當下的需求就斷捨離。事實上,理性消費也相當重要,要不然丟掉了又買回來。無論是掏出錢包,或是點擊購買的那個瞬間,無意識地買一堆不必要的東西,訂立限制消費清單的目標是改變這個情況。
近期對在家烘焙感到很大興趣,平常很少分享煮食過程和食材份量,透過這條影片的紀錄希望烹調技巧愈來愈熟練。原本影片標題想寫成「陪我第一次整〇〇〇」,但拍攝這條影片當天的三餐都是我試整過的,你或許在我的 IG 限時動態內看過(笑)感謝看到烘焙照片後給予我鼓勵的每一位。限動的資訊發佈比較即時,也是我好好紀錄生活的地方。
重新審視自身的居住環境,保持自由的留白空間。依戀過去的事物,即使不會再用的東西,還是一直保留,不知不覺間就放了幾十年。由現在開始,對自己的人生重新規劃也不遲,改變別人不容易,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不如由一個抽屜開始,把需要整理的物品通通拿出來,由整理一個抽屜開始,再慢慢延伸到其他範疇,好好整理自己的人生。
重視實用度與美觀性兼備,是生活的基本。自 2017 年實行簡約生活以來,隨着時間的推移,生活模式也有所轉變。近期對烹飪這回事相當感興趣。因為生活習慣改變,也要重新規劃收納系統。舉例來說,考慮到新加入的廚房電器及用品,使用時的順手感也很重要,所以根據移動路線思考如何符合日常使用需求。購買家電、食材增減、廚具汰換⋯
只有基本的廚具用品、保持留白的工作檯面、沒有任何裝飾的牆壁,每天在家裏也很舒適自在。如果廚房收納空間不足,經常沒有位置處理食材、調味料擺得到處都是⋯等,不如試一試吊掛式收納,看看是否有所改善。舉例來說,每一天睡前把廚房工作檯面淨空,使用後放回原處,第二天起來後,就可以有足夠的空間製作簡單的早餐,不用移動東西才⋯
有的人嚮往簡單生活,卻與極繁主義者同一屋簷下;有的人是想極簡消費,以達到財務自由為目標。只要分辨需要與想要的差別,有意識地生活,你作出的每個選擇都是最重要的決定。無論是看得見的,還是看不見的,定期把儲存空間內的所有東西取出,清理一直堆積在裏面灰塵,為物品分類後,根據動線調整收納方式,然後把真正有需要的東西放回⋯
農曆新年將至,不如進行家居改造去舊迎新!隨着心情高高低低點綴家居,為生活增添一份儀式感。在這一篇文章,為你盤點在農曆新年前可以立即丟掉的 15 件物品!立即行動!與其買 10 件便宜貨,不如買 1 件真正喜歡的高品質商品,因為堅固耐用也可以長久地使用。斷絕無謂的事情,了解自己的內在需要,通過反覆的斷捨離練習發⋯
過去的我與極簡背道而馳,完全沾不上邊,通過斷捨離反思過去的消費行為,現在的身份是極簡生活家。趁着這個機會,來談談過去的消費模式,那些想法完全是反面教材。接下來,列出 6 個斷捨離後的改變,朝向極簡消費的生活。以下引號之內的文字有點不理智,因為是極簡前的想法(猶如魔鬼般的存在),至於後面寫的反思,就是通過斷捨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