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不耐用、追流行是現今的消費文化,你知道一般家庭大約有 30 萬件物品嗎?Tara Button 在《精準購買》這本書中告訴我們關於計劃性報廢、廣告,和快時尚的秘密,祖母年代的產物至少使用十年以上,現在卻有人設計出容易壞掉的產品,而且透過廣告宣傳令消費者相信自己擁有的東西已經不堪使用,令人不能自拔地不斷購買⋯
標籤:斷捨離入門
成為極簡生活家之後,在部落格和社群推廣極簡生活,傳遞整理的價值。目前,擁有這些就滿足。否則,無止境的物慾會吞噬自己。我寫這篇文章的契機是澀谷直人在著作《我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的建議,列出「最喜歡的一百樣事物」可以幫助你篩選出自己喜歡的物件,不論是有形之物或是抽象形容都可以。
不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不在意別人目光,這些是佐佐木典士在丟東西後的改變,追求簡單生活後更加能夠體會。他在出版社擔任編輯,在這本書非常明確的指出「極簡主義者」的定義,就是沒有正確的答案。每個人的環境因素、對生活的需求,都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更重要是:「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麼的人。」他探討了極簡主義者的定義⋯
你知道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媒體嗎?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以嗎?早前分享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我的 30 天數位斷捨離計劃,列出這段時間內限制使用的應用程式,抽離社群媒體、重拾休閒活動,重新設定我的數位生活。當然,我列出的限制清單是對我來說可有可無的應用程式,如果你覺得是必需、對工作有影響,或是需要與遠距離的親友聯繫⋯
目前書本斷捨離仍然進行中,不定期更新「書本斷捨離」為主題的文章。早前發佈的 Vol.1-3 文章的內容分別是:如何判斷書本去留、書本整理收納技巧、分享處理舊書方法。最近購入電子書後,對判斷書本去留有了新準則,對我的幫助很大。紙本書和電子書可以並存,但是追求極簡主義的我希望可以去蕪存菁,這篇文章分享購入⋯
電子書有彩色嗎?使用電子書閱讀器更好嗎?讓我幫你找出答案吧!我平常習慣在誠品人應用程式瀏覽新書,再到門市購入心儀的書籍,現在無法安心購買紙本書讓我感到很難熬,深思熟慮後便嘗試購買電子書。當然,購買前我也有一些疑慮,仔細比較和實踐使用後就在這篇文章分享。
促進生活的新陳代謝,保留需要、合適、舒服的事物,是山下英子提倡的斷捨離理念。如果斷捨離心態有所偏差,也許丟掉一堆東西後又再次買回來,買得更誇張整間房子變成「垃圾屋」相信你也不想。家居空間舒適自在,即使長時間在家也不會感到寂寞與沉悶,接下來,與你分享我們在客廳的日常生活。
你知道嗎?如果雜物和生活空間失去平衡,對自己和家人都會造成負擔,如果家中的物品只進不出,再多空間也不夠放,家居整理相當重要,所以斷捨離不止是丟東西。換個角度思考如何提升生活品質,由自己選擇用怎樣的方式看待生活。這篇文章將分享 10 個整理心態,建立正確的收納思維非常重要。
每一天回到辦公室,在你眼前累積大量文件,電腦檔案也讓你很久無法看見 wallpaper,即使花上很多時間,也無法找到需要的文件嗎?可是你沒有動力整理,每天不斷重現那個可怕的景象。其實你有能力改變這個困局,接下來,在這篇文章為你介紹如何整理辦公桌、清理電腦空間,好好整理工作的環境。不如想一想,你的理想工作環境是⋯
日常生活的步伐急促,沒辦法抽時間打掃家居,不如現在開始作出改變。透過斷捨離,擺脫過往雜亂無章的生活,找回自己真正重視的東西,重整家中的每一個角落,讓你的家居成為舒適自在的空間,營造明亮居住空間。參考以下極簡收納法則,輕鬆塑造簡單的理想生活。從一個抽屜開始,注意收納小細節是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