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手機儲存成千上萬的照片、永遠清不完的未讀郵件、還有不斷跳出的通知弄得心煩意亂?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實行簡約生活不止是「少買東西」這麼簡單。數位雜亂會讓人分心、焦慮,甚至影響工作與生活的效率。當我們選擇低物慾生活時,不妨將這份簡單也帶進數位空間,減少內心的負擔。

從數位空間整理開始,減少精神內耗
學會整理數位空間,擺脫數位雜亂帶來的精神內耗
很多人經常以為,只要家裏乾淨整齊、物品減到最少,就是低物慾生活的全部。但事實上,數位世界的混亂同樣會帶來壓力和精神內耗。
你可能沒發現,手機桌面一頁又一頁的應用程式、電腦內堆積如山的檔案、社群媒體上的無盡資訊。每一次看到未讀訊息、紅色通知點,都會讓大腦分心,產生「我是不是有什麼事沒處理好?」的焦慮感。
長期下來,這些小小的壓力會累積成精神內耗,讓我們難以專注、容易疲憊,甚至影響情緒。即使是看不見的數位雜物,其實也悄悄佔據著我們的時間、注意力,甚至情緒能量。
由數位排毒開始,實現減法生活的重要步驟
以下是實行數位極簡的方法。
清理你的設備:
- 刪除不常用的應用程式:只保留真正需要的工具,減少干擾。
- 整理桌面與資料夾:建立有邏輯的分類,讓檔案一目了然。
- 定期清空垃圾桶、下載資料夾:避免無用檔案堆積。
管理接收資訊的渠道:
- 取消訂閱:對於不再閱讀的電子報、推廣郵件,直接取消訂閱。
- 關閉多餘通知:只保留必要的應用程式通知,其餘一律關閉,避免被無關訊息打擾。
- 設定專注時段:關閉社群媒體和即時通訊,給自己無干擾的時間。
建立數位極簡習慣:
- 分類資料夾:收到新檔案、訊息,立刻分類或處理,避免堆積。
- 刪除重複與過時檔案:定期清理重複或不再需要的文件、屏幕截圖、下載資料。
- 備份重要資料:將重要檔案備份至雲端或外接硬碟,減少遺失風險。
數位社群的極簡化:
- 精簡社群追蹤對象:只保留真正帶給你價值的內容。
- 定期清理好友名單:社群平台上只留下真正有連結的人,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壓力。
- 設定使用時段:每天限定瀏覽社群的時間,避免無意義地滑手機。
開始數位極簡不必一次到位,可以從每天花 10 分鐘整理郵件或刪除不常用的應用程式做起。從今天起,不妨試試整理你的數位空間,讓自己從資訊雜亂中解放,享受更專注、更自在的每一天,按照自己的節奏過生活。更重要的是,能釋放我們的大腦空間,讓心靈也回歸純粹與自由。
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生活的基本』最新實用資訊,每逢星期五 8:00AM 更新。傳遞整理的價值,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
延伸閱讀:
- 「免費的東西最貴」:透過「精準購買」後不再打回原形,掌握 5 大關鍵快速上手
- 新手綠植擺設指南:5 種入門級觀葉植物,創造綠意盎然的綠色生活空間
- 寫感恩日記的生活練習:每天用 5 分鐘紀錄 3 件感恩的事情,提升幸福感
- Instagram Reels:斷捨離後不再做的 5 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