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1.09.01
斷捨離的概念不止是減物,更是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擺脫過往對於物質的慾望,只留下真正喜愛的物品。減少擁有的物品數量,留下來的都是自己會使用的物品,是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過程。即使對於物質仍有慾望,也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挑選合適的物品。處理好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能好好整理自己的人生。所整理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擺脫「將來可能有用」的想法,可以參考以下方法。
達至極簡生活的方式,享受舒適自在的空間感

釋放可用空間,訂立物品數量限制
維持物品的擁有數量,減少一件舊物才能添置一件新品。在斷捨離的初期甚至可以減少兩件舊物才添購新品,直至擁有的物品數量減至目標水平,才為壞掉或無法使用的用品汰舊換新。如果打算丟掉的物品功能仍然可以正常運作,也不是殘破不堪的話,便有需要考慮舊物的去處,包括捐贈和二手平台放售,給予舊物重新的機會以免造成浪費。例如對電子產品的需求,想要升級新款型號,同時也有人只需要基本功能,放售能夠滿足自己需求之餘也能讓他人得到想要的物品。
斷捨離動機:擺脫「將來可能有用」的想法
對現時的自己沒有幫助,不適合自己的喜好或不合乎自己年齡的物品,即使留在家裡等待將來使用,而這個將來卻不知何時到來,或者將來可能根本沒有用。把這些物品佔據家裡的空間,慢慢堆積起來只能看見一堆不再使用的物品,卻令自己無法喘息。為何不對這些物品說再見,把空間留給目前會使用的物品呢,在選擇的過程當中能夠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脫離對物品的執着。
避免衝動消費,減少「先買了再說」的慾望
「不管了~總之先買了便沒錯。」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的話,身邊便會被過量多餘的物品包圍。在打算添購物品前,無論自己有多想把它買下來,先想想家裡有沒有代替品,或下次再看到時仍有需要才添購,給自己一個冷靜期。使用代替品避免購買過多物品堆積在家裡空間外,同時讓自己發揮創意,給予舊物新的使命,嘗試為環保出一分力。
家居收納:讓空間留白的收納方式
所有收納用品和空間不放滿,運用收納技巧統一收納用品的材質和顏色,和諧的家居色調令人感受舒適放鬆,保留鬆動的空間不但方便拿取,也可為視覺營造舒適感。把每次外出回的隨身物品馬上物歸原位,未能立即完成也盡量在當天之內完成,以免讓物品堆積如山。





用暫存箱收集未能立即放手的物品
不論是紙袋還是收納箱都可作暫存箱用途,把所有未能馬上決定去留的物品放進去,給予再次仔細考慮的機會。為了改變以往雜亂無章的生活方式,只要放在這個暫存箱超過一個月的物品,都是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甚至一星期沒有觸碰它們已經可以捨棄。即使因為當初購入的金額比較昂貴而無法輕易放手,不過放進暫存箱內的物品最後都能夠輕鬆捨棄,因為沒有那些多餘的物品還是可以正常生活。
回憶盒放置不捨得丟棄的物品
充滿紀念價值的物品、朋友送贈的禮物、重要親人的遺物以及孩子送的勞作等等,選出數件長久以來都無法丟棄的物品,在家裡劃出一個空間放置一個回憶盒,把這些精挑細選的物品收藏在這小小的盒內。有過去的大小事情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而且人是有感情的,即使執行斷捨離而實行極簡生活,部份留有回憶的物品還是可以讓自己保留。假若連最後的一件有回憶的物品也強迫自己丟掉,反而有機會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要注意的是保留的物品數量和尺寸,如果每一件物品都列入這份清單內,減物的進度便會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