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斷捨離的過程,重新檢視自己所擁有的物品,發現沒有〇〇〇也能夠繼續正常生活。擁有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過着沒有多餘物品的簡單生活,退一步想想是否需要擁有這麼多東西。在我實踐一段時間的極簡生活後,這篇文章接下來會分享以下10個我不再買的東西。
斷捨離清單:10 件我不再買的東西
1. 環保袋
我很樂意花費幾十至幾百蚊買一個環保袋,因為塑膠袋對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但這原因亦成為我購買環保袋的藉口,導致愈買愈多。雖然環保袋會隨着使用時間而殘舊,但稍一不慎買了過量環保袋反而不環保,正所謂有求必有供。我使用環保袋的用途主要是買餸,其次是購買衣服和日用品。來來去去都只使用數個環保袋,其餘不常用的已斷捨離,並集中使用現有的環保袋。而且為免要付膠袋徵費,每次出門前也會事先準備環保袋才外出。
2. 可重用飲管
在剛剛推出可重用飲管時,不銹鋼飲管大行其道,所有同事爭相購買。不知不覺,我擁有的不銹鋼飲管數量逐漸增加:珍珠奶茶2支、幼身彎管2支及直管1支,還有清潔刷粗幼各1支。接着市面上開始推出可重用矽膠飲管,gimmick是可以打開清洗飲管內裡,我很心動。還有玻璃材質,比矽膠耐用而且能夠清楚看見裡面是否清潔乾淨,我好想要。我卻反思是否需要這些產品,明白這些產品背後的信念,只是消費者是否需要過量購買?基本上不銹鋼產品使用十年也完好無缺,所以我打消了購買其他可重用飲管的念頭。
3. 微波爐
從一開始便為了學習烹飪而下定決心,絕不會購買微波爐,減少購買加熱即食的食品,以及降低自己對微波爐的依賴。盡量把餸菜當晚吃掉,要是真的有隔夜餸便在翌日蒸熱再吃,隔夜飯則製成炒飯才吃。即使沒有微波爐也不會帶來不便,反而增加空間的自由度,檯面可使用的區域更廣闊。麵包更不需使用微波爐加熱,否則會變成石頭般硬梆梆,用多士爐加熱或烘底更美味。加熱食物的替代方案有很多,所有並沒有擁有微波爐的必要。
4. 文具
與其說不再買文具,倒不如說以往購買文儀用品的數量過多,因為想說的是「非必需品」。即使工作後不再時常執筆,但總覺得五顏六色筆是必需品,MT紙膠帶也非買不可,購買記事簿也是指定動作。逛街時只要看到它們便會慢慢挑選,非常享受選擇和購買的過程。現時使用電腦和iPad為主,實際需要文具的機會不多,必需品只是膠紙、界刀、剪刀、原子筆和鉛芯筆,最多書檯和收納櫃各放一套文具。而且這幾款文具的使用壽命很長,除了膠紙和鉛芯等消耗品外,其餘文儀用品暫時無需要添置。
5. 水樽
現有的水樽有兩款,包括塑膠和不銹鋼。固定使用這些水樽前,試過水樽漏水、零件太多清洗麻煩,以及體積太重不方便外出使用等等,因為水杯的容量太少並不想經常進出茶水間,因為懶得去加水令我每日攝取不夠充足的水份。現在比較注重水樽的容量,例如Blender Bottle,有刻度的設計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不銹鋼水樽是可以在中間拆開的款式,方便清洗而無需使用專用洗刷工具,這個款式主要外出時使用,雖然材質是不銹鋼但樽身夠輕。其餘的水樽已經斷捨離,亦無必要花時間尋找其他水樽。
6. 筆記簿
社交媒體平台的出現,讓我早已沒再執筆寫日記,在網上分享日常生活反而成為習慣。即使每年買一本schedule book,但大部份都唔係香港假期,唔係太方便使用,通常我只用幾個月便放埋一邊,斷捨離的時候看到一本又一本沒怎樣使用過的schedule覺得很浪費。紀錄生活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在網上分享,我也經常拍照。在電腦內用folder把不同的日子及內容分類,雖然不會經常打開folder瀏覽照片,但我從來無翻睇過以前任何一本日記或者schedule。而我的旅行照片會曬出嚟,用目的地來分類放入相簿,用照片說故事可以重新感受當時的心情。
7. 指甲油
無可否認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每次塗指甲油至少需要2小時才能塗好,浪費太多時間在美甲。有段時期每星期換一次顏色,每次塗5層:底油1層、有色指甲油3層、top coat則1層,每層都要等佢乾咗先可以油第二層。其後隨着喜好的變化,漸漸有些顏色不會再使用,慢慢淘汱愈來愈多指甲油,現在只會買透明的護甲油來保護指甲。但洗甲水實在太臭,即使近年出嘅指甲油都好快乾,但我最近連護甲油也很少使用,用畢後也不會再購買任何指甲油。
8. 皮鞋
有段時間覺得皮鞋很有質感,可是當時的我並沒任何皮革保養的概念,在雨天照常穿着,結果皮革變色之餘也失去原有的堅挺形狀,雖然有點後悔但當係買個教訓。其後只係買波鞋和帆布鞋,只要在外表噴上防水噴霧便不怕雨水。輕微污糟咗就洗一洗,穿舊了便買過對新鞋,無需為了保養皮革而付出時間和心機。雖然主要原因係因為轉咗第二份工唔駛smart casual,穿搭休閒啲嘅話每朝早襯衫無咁煩惱,可能一兩對鞋已經夠着。
9. 影音唱片
用咗Spotify和Netflix後,雖然偶爾會去戲院睇戲,但再沒買過實體CD和影碟。支持音樂創作和知識產權有很多方法,而我選擇付月費去享受這些娛樂,減少放在家裡的物品。大部份新推出的音樂在Spotify都有,我也很常使用playlist去聽歌,最常聽嘅playlist包括:Deep Focus、Piano in the Background及Late Night Jazz。Netflix內早期電影非常整全,原創影集亦很值得觀看,美劇和韓劇亦很多,例如《老友記》和《愛的迫降》。如想看比較近期的電影,亦可以選擇Apple TV+,如果我有想看的電影但沒時間去看的話,會看看Apple TV+可否預購,以後會重看的電影話會購買,只看一次的電影則會租借。
10. 裝飾品
曾經我也很沉迷於扭蛋等玩意,經常花掉很多金錢來換取無謂的裝飾品,帶回家後卻放在角落不看一眼。後來把大量扭蛋和盒蛋等figure送給相熟的小朋友,小朋友的反應是最誠實,我相信她一定會好好對待那堆 figure 的。裝飾品還包括很多無實際用途的物品,如果聖誕節派對交換禮物,反而我是喜愛收到沐浴裝套禮物的人吧。只要想到在家裏放着一堆沒有用途的裝飾品(觀葉植物除外),空間愈來愈壓迫,漸漸埋沒所有留白的空間。即使產品有多好看、多完美,我更堅決不會把多餘的裝飾品帶回家。
只要了解自己的喜好,判斷「想要」和「需要」並留下真正喜歡的物品,遇到任何抉擇都能夠正確選擇,釋放內心被壓抑的空間,更有生活儀式感,開始心靈更豐足的生活。覺得欠缺某些用品時,或許試試在現有的東西找替代品來解決所需,妥善處理家中的閒置物品。試試過着沒有以上物品的生活,它們的存在沒有想像中來得重要,或許你也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不再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