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1.10.11
每逢過年前執屋,執拾一整天後房間看似整齊。可是,正所謂眼不見為乾淨,其實物品並沒捨棄,只是擺放位置不同。隨着年紀漸長身邊的物品愈多,生活空間好像便愈來愈狹小。即使添購各款收納用品,假如沒有捨棄任何物品,只是收納術。收納只是整理收納的其中一個環節,真正的概念在於放下對物品的執着。
簡單生活提案,感受不一樣的生活

訂立收納計劃,提升家居質感
把生活空間劃分成不同區域,列出整理區域。以 Pinterest 或類似工具把心目中的理想空間視覺化,在 Trello 或 Actions 等工具寫下 To-Do List,令目標更易達到,並能提升時間管理的能力。
- 時間目標:設定完成時限。每天只抽 10 至 15 分鐘實行清單上的其中一個事項,不用一次完成。
- 行動目標:每次完成清單上一個目標。目標要詳細,若目標是「整理房間」容易因範圍廣闊而不了了之。
透過「斷、捨、離」捨棄不必要的物品
只留下當前會使用的物品,數量過多或不適用都扔掉。曾經很喜歡但現在不再使用也可扔掉,將來可能有用的物品亦捨棄。這些物品不知道何時會使用,把以上的物品捨棄後才有空間留給真正喜歡的物品,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喜好。整理出來的物品,新淨的話可以回收或送人,亦可放到二手平台轉讓給適合的人,如 Carousell。處理舊書的方式亦很多,可留意舊書回收義賣活動,或舊書可以送到慈善團體,例如書送快樂。
善用家居收納空間,實用收納技巧
處理不必要的物品後,所需的收納用品會比之前少。以使用習慣為前題,尋找方便自己的動線及縮短拿取物品的距離,重新規劃並改變現有的放置方式,以收納術作為輔助。以相同的收納盒更能營造統一感。使用不用尺寸也能堆疊的收納用品,如無印良品的PP化妝品盛器。或善用地台或梳化後方的儲物空間,如Pricerite的地台收納箱。
斷捨離與收納術之間相輔相成。前者捨棄不必要的物品,後者以適當的收納方式處理喜愛的物品,兩種方法各有追隨者。只要在兩者之取得平衡,便能完全地整理整頓自身的生活空間,並改善生活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