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2.05.16
假如每年的垃圾量只有一個玻璃樽,可以做到嗎?我不敢說自己正在提倡環保,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機會製造垃圾和廢物,但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對環境友善。現有的物品不斷重複使用,用創意想出新的用法,避免因為衝動而購入不必要的物品。提升環保意識減少垃圾量,持續傳遞對環境更友善的行動,開始極簡零廢棄的意識生活。
邁向「零廢棄」的環保整理術
拿去回收前,嘗試改造現有的物品
自備環保袋、拒絕即棄餐具和飲管、自攜水樽,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可以輕鬆達到的目標。除了回收再造外,我們也可以嘗試重用現有物品,例如牛奶盒和乳酪的容器。雖然牛奶盒沖洗乾淨和剪開後可以拿去回收,但在回收之前可以停一停,思考有沒有其他方案能夠善用牛奶盒的優勢。我會選擇購買大容量的牛奶,用畢後會清洗乾淨並拿去綠在區區,這次留下其中一個當作收納容器放置除塵掃。因為該款除塵掃長期放置的情況下,有可能令抽屜位置被染色,而牛奶盒的樽口剛剛好承托手柄的部份。



延伸閱讀:
對環境友善,給舊衣重生的機會
衣櫃斷捨離後,減少不必要和不適合自己的衣服,只保留真正會穿的款式。開始極簡是為了令生活更輕鬆,亦漸漸關注環保議題,例如 reuse、repair、repurpose、reduce 和 recycle 。即使物品不再需要也可以把它轉換成另一個型態。我們可以選擇二手衣服買賣、捐贈、改造,在 YouTube 瀏覽大量有關「thrift flip」的影片,把拆線後的舊衣當成全新的布料使用,升級再造。暫時我把舊衣服拿出來練習拆線,了解成衣的結構,製作了數件小型縫紉作品,目標是改造衣服,之後會挑戰車縫自己會穿的衣服,感受美好的事物。

極簡後最重要是了解自己的所需,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學會重複使用現有的物品是愛護環境的方式,選擇有永恆概念的設計,展現對環保的堅持。可能有些物品無論是送贈或低價賣出也無人問津,只要你盡了自己的能力去做,這些物品最終去到棄置的地步也不必過於自責。假如家裏沒有代替品,可以選擇購買高品質的東西,長久使用從而減少損耗和浪費。由改造舊衣開始,虛心學習更多環保的生活方式,除了實踐我的年度目標外,也可以透過學習縫紉技巧自我增值,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