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常拿自己與別人比較?面對無能為力的事,你會怎樣應對?與其自討苦吃,不如藉着枡野俊明的細膩文字,練習好好照顧自己的方法,洗滌心靈。如果不知道《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這本書是否適合你,不妨看看以下簡單介紹。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活出愜意生活的簡單鐵則
觸動心靈的文字,讓人忍不住細讀人生道理
在這一本書,你可以因應自己要面對的課題,從目錄中挑選適合的內容。每一個主題的內容非常精闢獨到,無論是由頭開始看到最後,或是選擇重點閱讀,都可以學習放下無謂的雜念,斷絕不必要的思緒。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 5 個章節:
- 別硬是要參一腳
- 別在意每件事
-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
- 別白忙一場累壞自己
- 別硬是要分出是非對錯
以我來說,第一篇閱讀的是「別被社群網站利用」。枡野俊明提到,每一個人都會在網絡發表意見,是很好的表達自己的工具,可是被人不當利用,很可能夾雜很多假消息,惡意中傷別人或製造仇恨等等。所以,不要接收全部資訊,要察覺到背後的真相。
另一篇選擇的是「辦不到的事情,就是辦不到」這回事,過往的我,就是他所指出「不擅長拒絕」的人,因為不想得罪別人,結果成為有求必應的人。一直忽視自己的感受,犧牲自己也不會換來別人的感激,要拒絕別人,原來只需要說一句話:辦不到的事情,就是辦不到。
還有一篇讓我回心微笑的,是「別急、別急、別焦急」的咒語。因為我就是很心急的人,經常想要立即行動,或者感興趣的事要立即上網查,但是,他所說的原來是在生氣時,讓憤怒緩和的方法。感謝、別急、等一下、沒關係…等,只要把這些正面詞語重複朗讀三次,即可平息憤怒。
99 個禪練習,足以改變人生的生活哲學
剛剛分享了一些讀後感,以下是節錄一些書中的內容,主要是印象深刻和有共鳴的內容,或者是每一位也值得學習的課題。
人際關係:
豐富獨處的時光。獨處是一段很重要的時光。一個人能夠安靜地天馬行空思考,想著過去與未來、反省自己的行為、分析社會現象之中與自己有關的部份等。只要身邊有其他人在,就無法享受這般獨處。
別人的事你控制不了,所以就放下吧!聚精會神在如何改變自己,才能夠讓一切更順利。只要改變自己,對方的態度也會軟化。
人際關係中,最令人害怕的就是孤立。或許正是如此,人們才會渴望尋求盟友。而群體之間又有另外一種傾向,那就是喜歡從盟友中找出敵人,並摧毀之。大多數的人際關係,原本就不存在敵人或盟友。有些場合需要合力面對;有時即使立場不同,彼此也不見得是敵人,而是互相切磋的關係。保持這樣的關係,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關於私人話題,不變的原則就是,對方想說的時候,你可以傾聽;但追根究底去挖人隱私,就是犯規。
每當有人發散出負能量,你必須盡快察覺,並遠離對方。實質上的遠離,以「我去一下廁所」等藉口快速逃離,也是一種方法。
工作:
在工作上,在動手之前,你是否會直接考量到「能否提昇形象」、「對未來是否有幫助」,而計較其中的得失呢?問題是,你計較的得失通常不會跟你設想的一樣。被認為過於簡單且無聊,就算做到盡善盡美,也不會有正面加分效果,做了只是損失的工作,你也不能否認有可能帶來莫大的機會。
不要與人比較。不過,有些人還是會不自覺就與別人相比。…請在比較之後,這樣告訴自己:「我不是在比較優勝劣敗,而是在比對不同之處。他的那一點與我的完全不一樣,十分有意思。」如此一來,你會發現自己也有他人所沒有的一面,進而找到樂趣,並體認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最重要的是善用這一點」。能夠做到這樣,就不會因優勝劣敗而自卑或自滿。
不擅長的事,就交給擅長的人去做。擅長就是喜歡,做這件事會帶來快樂,能夠促使自己快速成長;相反地,不擅長就是討厭,所以無法提高幹勁,成長的速度也很緩慢。既然身為社會人的基本技能都學會了,何不就放手擺脫不擅長的事物呢?
社群媒體:
在社群網站分享希望別人羨慕、自豪的事物,想得到他人的「按讚」,這種現象短期能讓你感到愉快。然而,扭曲事實表現自我,得到的只有空虛而已。與現實的落差愈來愈大,最後終將無計可施或陷入低潮。自己就是自己,別去看比自己更好或更壞的自己;別跟他人比較;別理會普世的價值觀。好好地看著「真實的自我」,也讓人瞧見就行了。從今天起,把自我評判標準從「別人的目光」改成「昨天的自己」,接著找出昨天做不到,今天卻做到了的事。經過這樣的磨練,真實的自我一定會愈來愈好。
你人生的主角,就是你自己。聆聽他人的意見時,如果沒能夠把持住「自己的做事方式」,就應該捫心自問:「這是誰的人生?」
深刻了解「專注於眼前」這個簡單的真理。「此時、此地、自己」這句禪語的意思就是「現在,在這個地方,做自己該做的事」。我們只能夠活在此刻這個瞬間,前一刻的自己已結束,下一刻的自己不能保證能夠活着。我們只能待在此刻所在的這個地方」,自己能夠做的,只有眼前應該完成的事情。
自我成長:
人生大多數的事情,都能夠一笑置之。痛苦、難受、後悔、悲傷、失敗⋯⋯在閒聊時提到這些事情,往往會讓聽者心情沉重,然則也有人很擅長將感傷的話題當成笑話來陳述。有些時候,事情發生當下的負面感受,若能以玩笑話的方式說出來,內心會輕鬆很許多。
當有突如其來的狀況發生時,請先這樣告訴自己:「嗯,也會有那種情況。」像這樣的一句話,就足以讓自己放鬆。
未來若有可能發生值得擔憂的事情,現在當然就必須做好準備;可是既然自己也不清楚會不會發生,擔心未來也無濟於事。
停止後悔,而是進行檢驗。看過程,別只看結果。負面情緒的發生,多半與過去的失敗經驗有關。「當初如果我沒有那樣做就好了、沒有那樣說就好了」、「真希望我當時沒有做出這種決定」、「要是我沒有選擇這條路該有多好」。即使明白已經發生的事,不是用橡皮擦就能抹消,但每每提起那些事,仍然感到後悔,而且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其實最重要的是,自己的思考方向必須從「後悔」,轉換成「檢驗」。
眼晴和耳朵停止隨時隨地接收資訊。
近親好友死去時,必然會感到悲傷,有些人甚至會沉溺在這種傷痛中,遲遲無法重新振作。…別想著「在別人面前哭很丟臉」。儘管哭吧!最後你將獲得重新站起的力量。
人生沒有幸與不幸,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接受它呈現的樣子。這麼一來,你才有可能過著悅樂安穩的生活。當遇到擾亂心靈的事情時,就在心中告訴自己:「諸行無常,諸行無常,人世間瞬息萬變,凡事走到最後,終究會結束。」
你是否總是在後悔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你是否老是在擔憂往後,時時刻刻都在煩惱?這兩種行為實在毫無意義。如果煩惱能夠讓過去消失、能夠讓往後無憂,那麼,請盡情地煩惱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對過去的悔恨、未來的不安,都是抽象的想法;換言之,就是妄想。假如你受到這些束縛而動彈不得,未免太過愚蠢了。禪宗說:「莫妄想。」意思是捨除妄想。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把過去的失敗經驗當作成長的糧食,只專注在此刻眼前該做的事,聚精會神於當下,就能無暇後悔和不安。
更多閱讀筆記:basicand.com/book-review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