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媒體滑過一則又一則的負面新聞、精心修飾的美好人生,讓人放大比較與焦慮,最後只剩下揮之不去的自我懷疑。在看不見的演算法牽引之下,情緒像傳染一樣擴散,帶走了判斷力,也偷走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這正是你近來的日常,接下來的數位排毒不是要你與絕斷網絡,而是把主導權拿回來,重新設計資訊與生活的關係。

從被動接受轉為主動選擇,重整人生計劃
奪回主導權,把滑手機改成關鍵字搜尋時段
與其被動地瀏覽演算法安排的內容,不如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自己身上,思考自己真正要的什麼。舉例來說,將無意識的滑手機,改為關鍵字搜索時間,把時間花在想解決的問題上。
以主動搜尋取代散漫的滑手機習慣,常用搜尋方法如下:
- site: 網址+主題
- intitle: 教學+工具名
關鍵在於先訂立目標。只要寫下本月要解決的問題清單,再決定要搜尋的關鍵字,不再讓演算法替你決定要看什麼。
奪回主導權的第一步:
- 每週設定「主題式搜尋」時間(例:料理靈感、閱讀清單、學習目標)
- 建立「不看清單」,如八卦、比較型內容、重複資訊等直接噤聲。
- 每次搜尋限定 15 分鐘,超時即停手,未解決的問題留待下次再查。
- 關注新主題前,先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 對目前目標有用嗎?
- 現在需要嗎?
- 我會在一週內用到嗎?
如果全部皆否,即不再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關閉通知,只保留重要的即時通知,其餘全部改為靜音。並且建立不使用手機時段,例如早起一小時或睡前一段時間不用手機,在這段時間內改以散步、閱讀紙本書、泡茶、冥想,讓身體重新適應不同的生活模式。
延伸閱讀:
用手寫讓思緒沉澱,數位排毒帶來的心境變化
最近,我重拾手寫的樂趣。即使經常忘東忘西,只要好好記錄下來,回頭再看就能夠重新發現要做的事。然而,我偏好功能導向的寫手帳方式,即是最基本的子彈筆記寫法。
回想起來,我從 2022 年開始轉寫電子筆記,這三年不長不也短,但是找到更好的寫筆記方法,就不用再擔心浪費空白的筆記本。當我重新拿起紙筆,不再因為完美主義傾向而無法下筆,反而能夠把內心的想法好好寫出來,也不容易分心。
從電子到手寫,我的筆記本分類包括:
- 電子:部落格內容規劃、食譜靈感清單,方便檢索與寫作。
- 手寫:感恩日記、個人行程、未來規劃與目標、習慣追蹤,用筆的阻力幫助加深記憶。
為什麼書寫有效?
- 寫字能啟動視覺與記憶相關區域,促進更深層的理解,相比打字更能強化記憶與專注力。
- 透過書寫舒緩壓力,改善情緒與身心健康。
- 以文字紀錄自身經驗,讓過程可視化,並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與學習痕跡。
感恩日記寫什麼、怎麼寫?
- 在日記寫下三件感恩的事,例如想感謝的人事物。
- 用詞不需要很完美,把腦海中的念頭寫到紙上即可。
延伸閱讀:
數位排毒的重點在於把焦點放回自己身上,從奪回主導權、重新設置時間,到重拾書寫習慣,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你會發現真正重要的東西重新浮出來。從今天開始,不妨試試這個小改變。
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生活的基本』最新實用資訊,每逢星期五 8:00AM 更新。傳遞整理的價值,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