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極簡生活未至於空無一物,是個俱備生活感的少物空間,能夠感受到在這裏生活的痕跡。極簡生活真的東西越少越好嗎?不必與他人比較物品數量多與少。無論是打算改善目前居住環境,還是為將來搬出來住做準備,給予自己適當的過渡期,預早解決堆積多年的雜物面對過去的自己。
標籤:生活美學
整理收納不止是排列物品,或者移動物品,更重要的是審美眼光,將設計美學的「留白」、「對齊」及「平衡」融入家居空間,把整理收納推至另一個層次。至於設計這回事,只要根據黃金比例也可以做到,非常簡單,在這篇文章將會一一與你分享。每一件物品,都要有自己的固定位置,相同種類要集中收納。簡單來說,就是把物品分類,按照物品的⋯
在斷捨離的過程調整心態,放下對物品的執着,減少囤積物品或過度消費的行為。極簡前,出糧後第一時間買心頭好,無論是化妝品或其他雜物的數量都不斷增加,用也不用完,搞的心情鬱悶起來,也很難存錢,更重要的是不斷產生垃圾,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為了正視自己的消費行為,開始學習有關整理收納技巧,了解物品與自己之間的關係。事實上⋯
隨着生活習慣的轉變,以及物品使用頻率的改變,採用的收納方式需要定期調整。外國有研究指出,一件事重複21日便會形成習慣,把目標設定為整理家居或打掃也可以。這個行為模式有兩個階段:首7天強迫自己記住可能有些不自在,以及第8至21天便會慢慢變成習慣。
如果沒有斷捨離,只是把東西移動至另一處,利用收納術盡用每一吋空間,事實上沒有解決問題,對吧?生活風格媒體『生活的基本』的理念是推廣極簡生活,傳遞整理的價值,讓每一位的日常融入生活美學,讓更多人了解整理收納的好處。在這篇文章,將會談及經營這個自媒體前的故事、詳細說明斷捨離的契機、開始經營個人品牌的心路歷程,還有⋯
只要斷絕無謂的東西,生活就會變得更加輕鬆自在。除了適當地減少家中的物品,拒絕把不需要的東西帶回家也相當重要,即使放在家中,卻一直堆放在角落沒有用過,這樣才是真正的浪費。不如把空間留給真正喜愛的物品,並且試試這篇文章介紹的 3 個斷捨離法則。如果家中的物品太多,整理就會變成一件麻煩的事情。每一次整理家居的時候⋯
每個人開始極簡生活的契機也不盡相同,當我們在捨棄多餘的物品時,同時放下很多不必要的執着。在美國,Donald Judd 是極簡主義的開創先河,現在的我,也確實感受到這個生活模式所帶來的改變,無論想改變目前情況的原因有哪些,追求的視覺效果或許不一樣,也可以立即行動嘗試極簡生活為自己帶來新體驗,原來自己曾經⋯
正在處理減少烹調器具的時期,斷捨離的作業是廚房區域,與其分享丟掉了什麼,比較希望紀錄「近期的愛用品」。越使用越讓人愛不釋手的烹調器具,使用持續愛用的廚房必需品,盡情享受這段自煮生活時光!選擇必要最低限的餐具,並把數量維持在限制範圍,便不用煩惱收納問題,要是能夠斷捨離的物品就通通捨棄吧。在 2020 年在⋯
整理收納是建立良好的收納系統,運用相同顏色和材質營造統一感,塑造無印良品風格的簡單生活。無印良品的收納用品的可堆疊設計,可以自由組合屬於自己的個人風格,而且材質堅固耐用。這篇文章介紹各種無印良品的收納用品,利用實際使用情況作為示範,字裡行間包含收納用品的產品尺寸和連結方便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