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日用品減至最低限度,在保持淨空的家居迎接新的一天,享受簡單的早餐提升幸福感,我們需要更多日常儀式感,在舒適的環境感受整理的價值,甚至重整心靈空間。這篇文章將會分享我的 Morning Routine,或許微不足道的事情,卻體現了整理收納的重要性。
標籤:極簡生活
嚴格地執行不消費,在這一年不會買「消費限制清單」上的項目。我很喜歡閱讀,誠品也是我常去的地方。近期到誠品的時候,看到有兩本書在暢銷榜,書名很有趣一本是 INPUT,而另一本是 OUTPUT,主題對自我成長有幫助,考慮一陣子就購買了。不過,在閱讀這兩本書之前,我打算先看完《子彈筆記思考整理術》這本書,以子彈筆記⋯
看着綠意盎然的環境,讓人不禁反問自己:「我想要過怎樣的生活?」隨着時間的推移,你可以觀察到它們的成長與變化,在不同的季節,顏色和形態也有所不同,果然植物充滿生命力。捨棄不必要的雜物,讓觀葉植物成為不可或缺的裝飾,在家感受舒適的生活。運用觀葉植物當作家居裝飾,為家居增添生活氣息。
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不再受無謂的事情影響自己。斷捨離需要長時間實踐,你不需要在一天內完成,而且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心態。開始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就會發現自己其實用不著那麼多東西,有人說過,居住空間是反映內心的鏡子,我們至少要對自己負責任,創造寧靜舒適的愜意生活。
「這個還有用不能丟」「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要碰」這些對白是否似曾熟悉?斷捨離不止是丟東西,即使家居不是空無一物也沒關係,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的理想生活,可是幫助家人整理有什麼注意事項呢?在這篇文章中,將會幫助你尋找剛剛好的生活,不再將就。整理收納是一項溝通的工具,把不必要的物品減量後,建立良好的收納系統,維持方便整理⋯
少物生活,依然保持愉快的好心情。作為極簡實踐者,不需要透過購物來滿足自己或消磨時間,當然也有合理的物慾,但是每一次消費前深思熟慮,所以並不是完全不消費。另一方面,低物慾不等於節儉。因為明確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盡可能選擇 100% 喜歡的物品,即使價格不便宜,還是堅固耐用、歷久常新,你所擁有的東西就物有所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忙得不可開交,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忙碌一整天,也沒有時間整理家居。話雖如此,在這一篇文章提到的 5 個整理原則,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因為實行簡約生活,讓你的生活更加簡單和輕鬆。說到整理收納,其實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要對收納技巧有基本認識,就有能力改變生活、提升生活品⋯
斷捨離這一回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如說它是一種內在狀態,通過斷捨離,斷絕一切無謂的事物。透過這篇文章與你分享的 4 個簡單生活練習,精準挑選適合自身的減物法則,才能有效創造舒適自在的生活空間!我們可以由簡單的做法開始,例如每一次整理只需要花上 10 分鐘。事不宜遲,由今天開始尋找你心目中的質感生活!
如果寫一份清單,列出每個人只能擁有一件的物品,你會怎樣選擇呢?不如想一想,家中有什麼物品的數量太多了?即使不擁有太多物質,也可以感受箇中樂趣,尤其是兼具實用性與美觀度的簡約設計,演繹「Less is more」的極簡生活美學。在這篇文章列出 10 種只要 1 件就足夠的物品,立即看下去!
為了學習意識消費,開始了不消費挑戰,記錄的方式是每月撰寫一篇生活回顧。今年開始,將會優先處理不消費計劃。說起來,實行簡約生活已經 5 年,為了有效地達成目標所訂立的年度目標,由剛開始的斷捨離計劃,也加入了學習烹飪、糾正懶音、學粵拼輸入法,還有低廢棄這回事。目標愈寫愈多,但是沒有餘力去做所有事,所以剔除不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