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觀察過身邊的 INFP 朋友?他們總是對理想與價值觀異常執着、對自己在意的事物要求極高,卻又常常在現實行動上猶豫不決,並且對外界的期待和自我寬容有着微妙的雙重標準。這很可能就是 INFP 的典型特質。
以下內容純屬個人觀察與經驗分享,無意批判或冒犯任何人,請大家輕鬆閱讀。

INFP 的矛盾性格,理想主義者的雙重標準與拖延
MBTI 是什麼?快速了解 16 型人格測驗
MBTI 是一項近年來非常流行的人格測驗,通常被稱為「16 型人格測驗」。將人分為 16 種不同的性格類型。每個人會得到一組由四個英文字母組成的代號,例如 ENFP、ISTJ 等,代表你在這四個維度上的偏好。
它根據以下四個維度:
- 外向 E/內向 I
- 實感 S/直覺 N
- 思考 T/情感 F
- 判斷 J/感知 P
MBTI 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性格傾向,也讓你更容易理解和自己、朋友或同事之間的差異。無論是自我探索、職涯規劃還是人際溝通,MBTI 都是一個有趣又實用的工具。
在 MBTI 人格分類中,INFP 常被形容為理想主義者、重視內心感受且富有同理心的人。
雙重標準的 INFP,自我寬容與外界期待的矛盾
INFP 的主導功能是 Fi,也就是內向情感。相比別人的感受與需求,他們更重視自己當下的感受、想法和內心世界。
他們分享日常瑣事或工作上遇到的煩惱,不是為了討論或解決問題,而是為了釋放情緒、整理思緒,或讓人見證自己的心路歷程,非常重視自己被理解、被尊重的感覺。
有時候,對話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反而是更像他們的內心獨白。
選擇性回應是常見情況。例如他們情緒低落、或單純不想社交就會暫時消失,或對訊息視而不見。如果遇到不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很容易隨便回覆,甚至直接忽略。
舉例來說,朋友之中有一位女生就是 INFP,我們相約去看電影,她對電影的評價還可以。後來,我發現男主角要出演新電影,透過即時通訊軟件把這個消息傳送給她,可是她並沒有理會。過了幾天,她向我分享一些她的日常瑣事,還會反問我是否有相似的經歷,但並沒有回覆之前的訊息。
我的感受是,我們的溝通是單向的輸出,我只能成為聆聽者的角色,她並沒有聽我說話。
然而,當我理解是 MBTI 的性格驅使,便適當地調整自身的期待。
簡單來說,當 INFP 自己隨意回覆或忽略別人時,覺得是因為沒共鳴或當下沒心情;但如果別人對他們隨便回覆,他們卻可能會感到被忽視、不被重視。他們渴望被傾聽與理解的同時,卻覺得「我可以這樣,但你不可以」的差別,就是所謂的雙重標準。
INFP 的拖延日常,為什麼總是拖到最後一刻?
雖然普遍的 P 型人比較隨心所欲,不太擅長時間管理,還可能覺得 J 型人沒有好好生活,但我所認識的 INFP 通常高估自己的行動力。
舉例來說,我和剛才提出的女生出去玩,至少要預早 2 小時。起床後梳洗、化妝、穿搭…等,說好中午 12 時見面,結果時間到了,她還在家裏化妝,我卻在商場門口站着。最後唯有自己一個人四處逛逛,漫長地等待。
後來也試過其他方法。例如見面時間約在午後,地點約在同等距離,當她準備出門要告訴我,我再一起出去應該會剛剛好,還有時間一起逛街。咦,並不是。當天到了黃昏才見到面,我們最後直接去吃晚餐。
除此之外,借出去的書,經過數年也未看完,也不還;送出去的禮物,過了幾個月也沒有打開來看;兩個月前被通知的工作,到了 deadline 當天開始做。還有很多但暫時想不到。
話雖如此,她會經常反思自己的拖延問題,即使這個問題一直沒有改善。
以上。
✏️ Note: 【溫馨提醒】以上內容僅代表我個人的經驗與觀察,每位 INFP 都有自己的個性與相處方式,歡迎大家理性討論、互相交流。
相關文章:
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生活的基本』最新實用資訊,每逢星期五 8:00AM 更新。傳遞整理的價值,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