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1.12.11
斷捨離的步驟是先分類和決定物品去留,再把值得保留的東西好好整理收納。假如剛開始便購買大量收納用品,便會踏進誤區只是把東西「有秩序地」塞進櫃子裏,而並非去蕪存菁。斷捨離是需時長久的過程,並需要以身作則去感染身邊的人,維持少物生活的心態在於:不隨便增加物品數量,告別不需要的物品,以及減低自己的物慾。
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其實是反思消費主義帶給我們的影響,重新審視物質的重要性,並非追求數量愈少愈好,或者浪費現有的資源,把有需要的東西通通捨棄。面對過去的自己,解決埋藏在心底的不安與寂寞。騰出空間擺放真正喜歡的東西,不再把雜物展示出來,以下分享 5 個斷捨離步驟,為物品的重要程度排優先次序,由現在開始重新審視真正有需要的東西吧!
調節心態,擺脫原地踏步的情況

實行斷捨離前的準備步驟
訂立明確目標。在行動前為家居空間規劃藍圖,進行資料搜集或製作 vision board,把目標以「空間→區域→物品」仔細列出,例如:在書房內的書桌上只能放置文具和桌上電腦,把無用的文件碎掉,有用的文件放回資料夾內。為自己設定的任務愈詳細,便可以根據目標一步一步實現。然後分為「時間目標」或「行動目標」去完成清單上的事項:一日完成〇〇項或每日花〇小時整理物品。把有紀念價值的物品留待最後處理,改變消費模式及生活習慣後,便能夠製造更多留白空間。
搬家前可以整理一份「必需品清單」,觀察自己和家人平常的日常生活,判斷經常使用的家電和消耗品。整理收納前的事前準備,主要是了解居住者的個人習慣和空間佈局,把物品分類、篩選,簡單清潔櫃子後進行收納。居住空間狹窄擁擠,其實問題是囤積的物品太多,佔據日常生活的空間沒辦法自由走動。
第一步:集中物品
決定要整理的範圍,例如整理一個抽屜。把抽屜內的物品拿出攤在平面上,根據「實行斷捨離前的準備步驟」所設定的項目集中整理局部區域,把該區域內的物品攤出來,每次只處理部份區域然後逐步實現目標。有些物品很久沒使用,長年收藏在角落並漸漸忘記,是時候把物品拿出來重新審視。例如把所有化妝品拿出,和按照功能排列。考慮物品的使用頻率,其次是重要性。
第二步:分門別類
把物品集中並在平面上攤開後,再為需要整理的物品仔細進行分類,包括但不限於類型、尺寸、顏色和使用頻率。使用頻率可分為:最常使用、不常用但偶然會用,以及不會再用,要注意的是不能強迫家人丟東西,決定物品去留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
- 「這件物品好不好用?」
- 「現在的我還需要它嗎?」
- 「適不適合我使用呢?」
- 「是需要還是想要?」
- 「家裏有沒有代替品?」
- 「人有我有?」
- 「能否與現有物品達到統一效果?」
- 「雖然東西已壞掉,但沒有它也ok?」
例如把所有化妝品集中一處後,包括外出袋內的化妝品,便能發現重複功能的產品有多少,掌握現有數量避免重複購買。要維持化妝品數量,我會集中使用1至2件產品,即是最常使用的化妝品,用畢後才拆開備用品使用,以 1 in 1 out 的方式汰換。

第三步:規劃動線
重新規劃空間用途,看着空空如也的櫃子,想像一下通常在這裏做什麼事情?平常無意間放置什麼物品?為如何運用這個空間進行分析,仔細考慮這個小角落的動線。把保留的物品放進櫃前,為櫃子進行徹底清潔,把厚厚的灰塵和污垢清除,你值得擁有更乾淨清爽、一塵不染的生活空間。物品處理去留問題後,重新定義收納區域的用途和決定固定的擺放位置,最後把保留下來的物品歸位。
第四步:整理收納
收納用品的價錢高低各有所好。平價選擇多而且價錢合理,貴價品質好而且統一尺寸可以自由組合。兩者各有追隨者,並無對與錯。只要事先量度尺寸,掌握需要的數量便不會造成浪費。按照顏色和尺寸營造統一感的收納方法,選擇透明收納盒一目了然,還是需要隱藏產品包裝為目的。在一個區域內使用相同款式、物料和形狀的收納用品,是營造統一感的收納方法。收納用品選擇無印就是可堆疊設計、尺寸統一。
為自己家中進行整理,未必需要購入標籤機把所有收納箱貼上識別貼紙,因為可以用MT紙膠帶代替,和帶家人參觀整理好的空間,介紹物品位置。舉例來說,遇到家人經常在同一處找工具箱,但是因為初次規劃時把工具箱移走了,對方卻多次回到原處找工具箱,便可以考慮家人的動線而調整工具箱位置。

第五步:定期檢討
透過照片紀錄空間的使用情況,減少一件舊物才能添置一件新品。在斷捨離的初期甚至可以減少兩件舊物才添購新品,直至擁有的物品數量減至目標水平。收納的方式會隨着生活模式而改變,了解自己和家人的日常需求,一段日子後採用的收納方式會截然不同。使用頻率低的物品捨棄,把空間留給經常使用的物品。在大門附近長期放置2個收集箱:直接丟掉、賣掉。
上列的 5 個斷捨離步驟希望對你有幫助,整理的範圍可以由個人房間及在屋內四散的物品開始,建議丟物類別及次序:物品:衫褲鞋襪 → 化妝護膚品 → 裝飾品 → 興趣用具 → 廚房烹調用品→ 文件及舊帳單 → 家具 → 書籍 → 紀念品。以身作則把私人物品整理好後,可以協助家人整理共用區域,例如客廳或廚房,做法可以參考《簡單生活 :在「有限空間」舒適生活,讓狹小空間也能舒適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