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1.08.09
實踐極簡生活、練習意識消費、學習自我成長,由今天開始好好整理自己的人生。斷捨離需要長時間實踐,無辦法一次就到位,這是正常的。在整理物品的過渡期,把所有東西取出後視覺上很混亂,只是短暫情況。居住空間能夠反映個人性格,乾淨整齊是為了對自己負責任,積少成多,逐漸營造寧靜舒適的愜意生活。極簡後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並非被無謂的事情牽著走。
斷捨離的過渡期:放慢腳步感受生活
目不暇給的展示式收納空間
把廚櫃裏的空間的當作展示陳列,每次打開廚櫃都令我目不暇給,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力量。當我們將櫃內不必要的物品清空,把一直隨意放在四處的雜物移至櫃內,用心設想如何運用看不見的空間。只要把物品放進櫃裏,很容易會忘記它的存在,或者因為已經習慣了而覺得沒問題。所以櫃內的收納用品和日常用品保持在最低限度的水平,物品之間保留間距,既容易拿取也非常美觀,從而提升生活品質。
整理收納:櫃內幾乎只放一件物品
廚櫃內的物品只佔七成,利用收納用品決定擺放數量,甚至我在部份廚櫃的層架上只各自放了一件廚電,非常奢侈。如果擁有的物品數量過多,例如抽屜裏的東西難以取出、放不進收納容器而堆積層疊、同一功能的產品重複購買,可以重新思考現有的東西是否足夠日常所需。假如你把東西塞滿抽櫃,其實裏面有多少物品是真的有需要呢?把放不下的東西移至當眼位置,盡快使用完畢,花費時間讓櫃內的空間更有餘裕。為空間留白便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寧靜舒適的環境欣賞喜歡的事物,邁步向前。

其實櫃內很多物品都是不必要,甚至早已損壞卻捨不得扔掉。挑選常用的物品,把其餘位置清空:減少不必要的物品、拒絕不需要的東西。分類,為物品仔細分類,把值得保留的物品歸位;檢視,定期檢視對物品的需求,審視自己所建立的收納系統是否完善;轉贈,把用不到的東西送贈或捐助有需要的人;目標,利用 Pinterest 和 Trello 等工具建立理想的家居視覺概念,尋找喜歡的家具照片,舒適的家居空間設計,以及剔除不喜歡的元素。按照以上的步驟檢視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逐步向理想的目標前進,善待自己。
設計美感:提及對美學的審視能力
最基本的生活美學是統一視覺效果,要達至實用與美觀兼具,選擇「白色」是非常簡單的方法,有助減低環境帶來的雜訊,其實還有很多方法提升極簡美學(個人來說偏好簡約和自然的設計)首先你需要集中於一種風格,假如你對田園、簡約、工業風格的家居設計感興趣,可以在 Pinterest 分別收集相關的主題照片,和家人討論偏好哪一種設計風格,然後只選購相近的家具和日用品。選購收納用品時也可以運用這個方法,在自然木材、純白簡約、黑白色調等元素之間挑選,或將不同素材 mix & match 也可以,例如在工業風格的黑白灰色調家居加入舊木材的溫暖氛圍,平衡水泥特色牆和金屬結構的冰冷感覺。
整理收納:建立正確的整理思維
要達至去蕪存菁的狀態,可能需要經歷數年的時間慢慢調節和改變,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斷捨離後,收納工具只是協助。與家人討論和溝通,引導對方告訴你心目中的「家」是如何,再把主要元素融合自己的想法,建立更好的視覺效果和執行力,然後分類妥善收納。收納工具可以提升管理物品的便利性,在購買前分析自己的需要,以免購買過多收納用品卻得物無所用,物品減少後,很多收納工具可能會用不到。如果為家人整理物品,需事先了解對方的需求和習慣,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分享了以往的個人經驗。我擁有的紙袋數量不超過 5 個,數量少所以不必購買收納容器作為專屬位置,只是使用很直觀的整理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