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讓空間留白,效果竟然可以變這樣!相比雜亂無章的居住地方,更偏向簡約風格的生活空間。家居空間應該是繁華鬧市中的清泉,能夠在結束辛勞工作後停留喘息的舒適空間。關於留白的定義,簡單來說是代表鬆動的收納方式,能夠靈活運用的餘地,留出至少30%空間不放物品。為了能夠自由拿取物品,要考慮取出物品的方便程度。實行的方法包括減少物品、收納空間規劃以及重新審視消費模式等,接下來分享我的「留白」極簡生活吧。
極簡生活,是讓空間留白的方式

減量,最低所需的收納用品
愈多收納用品,愈容易把雜物往裡面塞把空間填滿,結果塞得太裡面的東西不再拿出來使用。一旦把多餘的物品斷捨離後,當初買回來的收納用品立即變得毫無用處,要處理時卻無法決定收納用品的去留問題:「如果把收納用品留下來,將來應該有用吧?」假如不增加過多收納用品,是不是無需為這個問題而煩惱呢?假如要實踐簡單生活,是不是有需要擁有更大量的收納容器呢?為了在極簡的環境生活,把所有多餘的雜物丟棄了,卻增加了不少收納容器,持有的物品數量最後有沒有減少?在心裡面浮現出來的答案能夠更明確知道自己下一步應該作出什麼行動。
自由使用,收納空間保留30%留白
為了提升生活品質,能夠捨棄什麼事物?收納空間不放滿,在居住環境內才能有喘氣的空間。每件物品之間有適當的距離,不單止視覺上較為美觀,方便取用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只要物品愈多,要取出想要的物品便愈困難。把所有抽屜都放滿東西,要拿出最裡面的物品需要很多步驟,可以簡化取出物品的過程,最多只要兩個步驟便取出物品:打開、取出。
減少消費,了解自己的需要
想達到財務自由?規劃個人消費及儲蓄?只要為自己訂下條件,減少一件才增加一件物品便是開始的第一步。個人記帳亦是清晰自己財務狀況的方法之一。想了解個人記帳的方法可以參考擺脫月光族:學會個人記帳的方法。在斷捨離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自己目前需要的是什麼,以及真正會使用的物品有哪些,留下的都是自己喜歡和經常使用的東西。然後減少多餘的支出,把金錢花費在更值得的事上,不停留在遙遠過去,不考慮不知何時的末來,只以現在的自己為中心。
放慢腳步,重新找回舒適生活空間
能夠一鼓作氣把多餘物品丟棄固然是好,即使丟棄很多東西,可是依然擁有龐大數量的物品,也不必氣餒。每個人的價值觀和品味都需要時間累積,假如做到一步到位也可能要反思自己的發展過程。整理整頓生活空間需要讓自己感到輕鬆、舒適,過程反而加重自己負擔的話便適得其反。
不論是雜物還是收納用品,只要物品愈少,所使用空間的自由度愈大。好好規劃所有收納空間,以方便取用為前題來思考擺放方式。最後是重新審視消費模式,了解真正會使用的物品從而減少消費。極簡並沒有既定形象,只需要減少物品,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