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1.11.15
整理空間的方法是規劃收納系統,減少家裏的雜物後找回空間的餘裕,也可以改善和家人的關係,讓家人更樂意留在家中度過假日。好好整理的居住環境後,如何維持現狀和調節自己的心態也是重要一環,視乎自己想要改變的決心。斷捨離是需時長久的過程,維持少物生活的心態在於:不隨便增加物品數量,告別不需要的物品,以及減低自己的物慾。
斷捨離 如何有系統地規劃收納方式?

集中物品,把物品攤開分類
我們可以局部整理居住的空間,例如選擇整理衣櫃或廚櫃等,把相關物品拿出來,不必把家裏所有物品全部翻出來。在篩選和重新審視物品的過程,使用頻率可分為:最常使用、不常用但偶然會用,以及不會再用。把家人的物品丟掉前,必需把物品集中一處後詢問對方,獲得對方同意後才丟掉。當我們尊重對方的私人物品時,對方才會接受和理解你的整理收納概念,明白你並非單純把他們的東西丟丟丟。大概了解相同類型的物品總數量,能夠避免囤積或重複購買的情況發生。極簡生活不必把所有物品換成所謂的簡約風格家具和用品,而是把東西物盡其用後才汰換。
規劃「斷捨離」動線,進行整理收納的步驟
決定每件東西的最適合的擺放位置,仔細思考物品放置該處的原因和邏輯,以方便取用為目標。有需要時可以調整動線,搬動大型家具的位置,事先量度尺寸,分配收納用品的空間配置,掌握需要的數量便不會造成浪費,其後再搜購相關收納用品。重新定義收納區域的用途,決定固定的擺放位置後,再把保留下來的物品歸位。
建議丟物類別及斷捨離次序:
- 衫褲鞋襪
- 化妝護膚品
- 裝飾品
- 興趣用具
- 廚房烹調用品
- 文件及舊帳單
- 家具
- 書籍
- 紀念品
與家人共同生活的難題,是無法好好斷捨離
每個人的習慣也不同,當客廳或其他共用區域堆滿雜物,便要找個機會和家人心平氣和地溝通,透過討論找出解決方法。根據家庭成員各自的動線,配合自己和家人的喜好,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法。舉例來說,觀察各家庭成員的上班流程、烹調晚餐的動線。處理大量物品前先畫出草稿,把腦海裏的想法用視覺的方式呈現,家人都同意和容易理解你所規劃的系統後,最後才動手整理。
實用與美觀並存的收納方式,做法是在同一個區域最多3個顏色,例如白色、灰色和木材質感,平衡居住空間和諧的感覺,以簡約精緻的風格作為主軸。利用現有物品改造的方法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極簡主義與環保劃上等號:「斷、捨、離」和環保之間取得平衡。在一個區域內使用相同款式、物料和形狀的收納用品,是營造統一感的收納方法。選擇容易清潔的材質,並根據色調進行排列。購買新的收納用品前,可以先在家裏尋找代替品,因為隨着物品數量愈來愈少,收納用品的需求便會減低,與其造成之後的浪費,倒不如減少物品數量至自己所需的最低限度數量,才添置適量的收納用品。
在舒適清爽的居住環境生活,避免灰塵和髒污與我們共用空間,我們把保留的物品放進櫃前,為櫃子進行徹底清潔,把厚厚的灰塵和污垢清除。當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整理後,我們需要持續每天維持,養成順手整理和打掃的習慣,居住環境便不會輕易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