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2022.06.07
斷捨離是反覆練習的過程,反覆斷絕不必要的東西,練習捨棄不必要的物品,同時是整理自己內心的過程。邁向簡單生活要養成整理的習慣,要形成習慣需要時間慢慢養成,還要有耐性和堅持的信念,定期檢視自己擁有的物品養成整理的習慣。接下來的 30 天,我們一起這項斷捨離挑戰,練習告別不需要的物品,改變以往追求物質的生活模式,讓我們向理想生活再近一步。

Day 1:銀包內的收據
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帶來極大改變,別被收據塞滿在你的銀包了,挪出空間放現金和信用卡更好!

Day 2:過期食品
如果註明是「最佳食用日期」則還好,只是未能保證味道的品質,如果是「此日期前食用」的話就不要留,仔細看可能食物已經發霉。
Day 3:膠袋及紙袋
未必要把完好無缺的袋子丟掉,只是有些材質放了十年八載後,會變質或自然分解,令櫃子裏面變得骯髒,可以經過檢查後好好整理收納!過多的膠袋和紙袋可以拿去「綠在區區」回收再造,詳情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
Day 4:壞掉的食器或家電
破損的碗碟會增加受傷風險,把只是破了一小角的杯子或碗作收納用途,給予它們新的用途,但受損情況過於嚴重的話還是丟掉吧。

Day 5:宣傳單張
宣傳單張盡量不要拿,如果不想收取通函郵件,可以於郵政局索取「不收取通函」標貼,並把標貼貼於信箱的右上方。
Day 6:地板上的購物袋或紙箱
保持與家人共用的空間清爽乾淨,把新買回來的戰利品盡快歸位。
Day 7:信件
即使把信件拆開,再分類為需要保留或資源回收。

Day 8:不合穿的衣服
雖然不再適合自己穿着,還是可以升級再造或捐贈。
Day 9:超過一年以上沒穿過的衣服
不會穿的衣服放在衣櫃內,即使放超過 10 年也不會想穿,是時候放手了。選擇舒適的、合身的衣服保留下來,其餘的可以升級再造給予第二次生命,拿去回收是最終手段。
Day 10:損壞的衣架
整理衣服後有衣架多出來?是否有部份舊衣架經過長年使用後已損壞,仔細檢查後只留下狀態完好的衣架吧。

Day 11:雪櫃裏的外賣調味料
雪櫃裏的外賣調味料常常保留下來,但真的會使用嗎?
Day 12:水杯
家裏有不喜歡的水杯,而且從來不會用嗎?
Day 13:過期化妝品
檢查現有的化妝品包裝背後的圖示,在罐頭圖示內的數字代表開封後的使用期限,例如「6M」是六個月,或「12M」是一年,如此類推。以免因為過期化妝品成為敏感源需要盡快用畢,或定期丟掉過期的產品啊!

Day 14:無墨的原子筆
不要被多餘的物品佔據空間了,把無墨但仍然保留的原子筆送出家門吧。
Day 15:不會重讀的書籍
放進回收箱只會作為廢紙回收,可以把書本讀畢後,嘗試漂書。
Day 16:舊毛巾
毛巾需要定期更換,而且用 60°C 以上水溫清洗毛巾去除塵蟎。

Day 17:殘舊破爛的鞋子
好穿的鞋子才能帶你走更遠的路啊。
Day 19:鞋盒
除非你正在收藏特別版波鞋,否則鞋盒不用保留,直接把鞋子放進鞋櫃吧。
Day 18:鬆掉的襪子
穿上寬鬆的襪子,走兩三步便滑落會感到不舒適吧?

Day 20:過期藥物
感到不適要看醫生啊。Stay safe!
Day 21:餐桌上的雜物
保持餐桌淨空,避免每次需整理後才用。
Day 22:過期雜誌
現今科技資訊日新月異,雜誌的內容未必最「Up-to-date」的資訊,除非雜誌主題和內容值得收藏,或工作上有需要作參考用途。

Day 23:已經吉的包裝盒
可以把紙箱拿去回收。
Day 24:無用的說明書
那些電器已不存在,但說明書依然有一堆?
Day 25:不再使用的興趣用具
假如報讀興趣班課程,在 workshop 會提供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便不用在家裏放滿相關用品。嘗試多方面的興趣發掘最適合自己的玩意,找到最喜歡的興趣才購買相關用品也不遲,由今天起找回日常生活的餘裕。

Day 26:舊課本
以往的課本未必會重新閱讀,教課書幾乎每年也會改版,可以趁早賣掉。
Day 27:破裂的碗碟
已經碎裂便丟掉吧。
Day 28:味道變質的香水
香水也有保質期,放太久味道會變。

Day 29:兒時玩具或毛公仔
有紀念價值的東西最後才處理,把順序移至最後。
Day 30:充滿回憶的紀念品類
包括相簿和禮物等類別,經過 30 天斷捨離挑戰,相信你已經養成決定物品去留的直覺,也開始放下對過去物品的執着。慢慢調節心態,等自己 ready 的時候再丟掉都可以。斷捨離一連串是自我對話的機會,了解的內心需求,透過判斷物品去更認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