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是選擇上興趣班課程自我增值,還是看大量影片或書本自學,深入理解整理收納的原理是不可或缺的部份,了解基本收納概念才能運用自如。整理收納包含的元素很多,在空間規劃的範疇包括:客廳、廚房、浴室、睡房等區域,構思環璄與家具擺放位置、物品分類、固定位置。按照自己的需要和生活習慣為物品分門別類,運用整理收納的邏輯思維,按照個人喜好和習慣建立人性化收納系統,你所擁有的物品都是你必需的。
運用簡樸色系塑造簡約空間
解決日常生活有關收納的困難,簡化拿取物品的步驟,以「容易取、容易收」為基本原則,令每件物品有屬於自己的固定位置,塑造舒適自在的生活空間,維持理想的簡單生活。作為極簡主義者,經常像日劇《少物好生活》的劇情般,定期審視家裏的家具:這件物品是否有需要?多久沒有使用?我不再需要這件東西吧?時常詢問自己一堆問題,為生活去蕪存菁,過着更簡單的理想生活。

創造舒適自在的環境,善用基本色調
添置任何收納用品或家用電器時,首先考慮產品的尺寸和顏色,以自己的個人喜好作為挑選的準則。在購買前可以先給予自己充足的考慮時間,仔細思考是否真的有需要。事先量度櫃子內部尺寸,選購尺寸剛好的收納用品,數量也是足夠所需便可。顏色方面則選擇不多於 3 種色調,色彩是以「70:25:5」為黃金比例,挑選其中一種作為主色。如果你喜歡我分享生活的舒適在家日常,建議統一使用白色和木系簡約風格,營造溫暖的柔和色調。
改變習慣,以空間功能調整全屋動線
進行空間規劃時,與家人溝通的過程非常重要,有共識的前提下開始整理收納。規劃空間動線的方法是把所有物品下架,仔細進行分類後,篩選常用與不再使用的東西,最後把不必要的物品送出家門。一旦建立良好的收納系統後,家居變得井井有條,物品管理輕鬆不費時,有效塑造高品質的生活環境。至於收納用品建議,透明和淺色調可以提升家居自然採光效果。收納只是協助的部份,選擇適合的產品有助提升美感。訂立執屋目標,自己動手為家居整理更有成功感,維持家居的自在的平靜簡約生活。
追求空無一物,隱藏式收納的誤區
把大量雜物堆放在櫃裏,雖然令開放式空間空無一物,但打開櫃子後混亂的情況還是映入眼簾?在展示空間放置使用頻率高的物品,在櫃裏的收納系統同樣需要井然有序,整理的重點是:盡量減少數量、使用顏色的上限、集中放置同類物品。減低物慾避免衝動購物,家居空間擺放經常使用的物品,為物品分門別類,集中相同類別並根據動線規劃空間。
斷捨離後,設計師眼中的極簡生活
設計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擁有基本的設計能力改變環境,提升生活品質。我在社群媒體和網站的內容主軸是斷捨離和極簡,跟隨個人喜好加入學習烹飪和家居日常的分享,好好過着簡單生活。沒有斷捨離教學和理論技巧,而是分享實踐極簡生活的心得,因為我相信每個人的極簡生活都不盡相同。當我分享斷捨離路上的困擾、整理收納的經歷,如果這些內容可以幫助每一位解決問題,是我持續分享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