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語影響自己的情緒?如果不斷地自我糾結,懷疑自己的能力,便會陷入無止境的負面情緒當中,大幅降低效率,甚至嚴重影響心理健康。要減少內耗,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重大挑戰。這一年,我嘗試用更簡單、更有意識的方式生活,接下來是我的一些心得與改變,希望能為你帶來啟發。

不再自我懷疑,重新審視內在需求的關鍵
學會做減法,以積極的心態進行自我對話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選擇了一個新的生活目標:減少內耗,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在情緒、精力和時間上自我消耗,反覆糾結、過度擔憂或在無意義的事情上浪費精力。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會在日積月累中拖垮我們的身心。
早在幾年前,我為自己訂立了許多目標,想要在一年內完成多件事,結果往往是每件事都做得不夠好,還讓自己感到疲憊不堪。
今年,我學會了為生活做減法,聚焦於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 設定優先順序:每天的待辦事項只列出 3 項,而不是試圖塞滿整個清單。
- 減少多任務處理:想要集中精神時關閉所有通知,讓自己專注於當下。
- 學會說拒絕:對於那些不符合自己目標或價值觀的邀約和任務,我學會了果斷拒絕,把時間留給更有意義的事情。
與其不斷反省自己,不如專注於眼前可以做的事情,同時也減少了因分心或拖延帶來的不必要壓力。最重要的是,懂得保持內心的平靜。
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展開低內耗的生活
在心靈上的內耗,通常是來自我們對完美的追求,以及對失敗或錯誤的過度糾結。
過度使用社群媒體會帶來不良影響。不如遠離帶來負面情緒的帳號,取消關注不符合價值觀和興趣的內容,避免受到他人的貼文影響自己的情緒。
接納自己,允許自己稍微犯錯,每個簡單成就都可以視為進步。
以下是減少內耗,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的方法:
- 寫感恩日記:每天練習寫下 3 件感恩的事物,回想當天的美好經歷,保持積極心態。
- 設定使用時間限制:每天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避免無意義地瀏覽。
- 清理數位空間:定期整理電腦檔案、郵件收件匣和手機應用程式。
- 早睡:盡可能在 11pm 前睡覺,睡前減少使用電子設備,提升睡眠質素。
- 接納自己的情緒:當感到焦慮或沮喪時不要壓抑,而是允許自己感受這些情緒,同時提醒自己這只是暫時的狀態。
- 到戶外散步:當感到疲憊或狀態變差,適當地接觸大自然,遠離繁囂。
結果是,我有更多時間投入到現實生活中,也因此感受找回內心的平靜與自由。
當我們學會減少不必要的消耗,把精力用在值得付出的地方,可以讓自己的心靈更加輕盈。如果你也感到被內耗拖垮,不妨從今天開始做一些小改變,嘗試實踐低內耗的一年。
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生活的基本』最新實用資訊,每逢星期五 8:00AM 更新。傳遞整理的價值,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