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過去堆滿雜物的家,一點也不喜歡。閱讀《無印良品的整理收納術》這本書是我開始簡單生活的契機,接觸到斷捨離後,抱着改變的決心,用最低限度的物品過生活。作為極簡實踐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簡約舒適的生活提案。維持家具的平面空無一物,例如梳化、餐桌、電視櫃⋯等,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法應該由自己反覆試驗(Trial⋯
標籤:斷捨離
現在的生活,能否為你帶來真正的快樂?斷捨離不止是丟東西,同樣是整頓內心的過程,捨棄無謂的思緒、拒絕不必要的關係。如果一直執着過去,保留着沒用的東西,你的人生將無法繼續前進。最簡單的方法是由整理物品開始,檢視所有理所當然的存在。然而,每個人所重視的東西不同,物品的背後意義只有自己才知道,為了面對長年堆積的雜物⋯
在斷捨離的旅程中,不必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無論開始斷捨離的契機是什麼,在過程中感到困惑、迷惘的時候,應該如何進行下一步,都是需要持續學習的。在這一篇文章以過來人的身份,與你分享從購物狂到極簡主義的改變,以及減少物慾、改善生活的方法。斷捨離最困難的事,是無法擺脫「捨不得丟掉」的想法。在極簡前,我經常購買不必要的物⋯
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不再受無謂的事情影響自己。斷捨離需要長時間實踐,你不需要在一天內完成,而且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心態。開始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就會發現自己其實用不著那麼多東西,有人說過,居住空間是反映內心的鏡子,我們至少要對自己負責任,創造寧靜舒適的愜意生活。
「這個還有用不能丟」「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要碰」這些對白是否似曾熟悉?斷捨離不止是丟東西,即使家居不是空無一物也沒關係,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的理想生活,可是幫助家人整理有什麼注意事項呢?在這篇文章中,將會幫助你尋找剛剛好的生活,不再將就。整理收納是一項溝通的工具,把不必要的物品減量後,建立良好的收納系統,維持方便整理⋯
說到斷捨離,總覺得一下子整理所有東西的負擔太大,結果遲遲無法開始,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在一天之內整理好。只要每天花 10 分鐘持續地斷捨離,在一段時間後就成為理想的生活習慣。至於今天該整理什麼,這篇文章將會一一告訴你。斷捨離其實很簡單,甚至有感情連結的東西都可以逐漸放手,丟掉無用的東西就好。因為大部份物品只要方⋯
少物生活,依然保持愉快的好心情。作為極簡實踐者,不需要透過購物來滿足自己或消磨時間,當然也有合理的物慾,但是每一次消費前深思熟慮,所以並不是完全不消費。另一方面,低物慾不等於節儉。因為明確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盡可能選擇 100% 喜歡的物品,即使價格不便宜,還是堅固耐用、歷久常新,你所擁有的東西就物有所值。
如果寫一份清單,列出每個人只能擁有一件的物品,你會怎樣選擇呢?不如想一想,家中有什麼物品的數量太多了?即使不擁有太多物質,也可以感受箇中樂趣,尤其是兼具實用性與美觀度的簡約設計,演繹「Less is more」的極簡生活美學。在這篇文章列出 10 種只要 1 件就足夠的物品,立即看下去!
為了學習意識消費,開始了不消費挑戰,記錄的方式是每月撰寫一篇生活回顧。今年開始,將會優先處理不消費計劃。說起來,實行簡約生活已經 5 年,為了有效地達成目標所訂立的年度目標,由剛開始的斷捨離計劃,也加入了學習烹飪、糾正懶音、學粵拼輸入法,還有低廢棄這回事。目標愈寫愈多,但是沒有餘力去做所有事,所以剔除不太重要⋯
2021 年不消費挑戰更新!從整理、分類到收納,審視自己的使用需求,不再符合當下的需求就斷捨離。事實上,理性消費也相當重要,要不然丟掉了又買回來。無論是掏出錢包,或是點擊購買的那個瞬間,無意識地買一堆不必要的東西,訂立限制消費清單的目標是改變這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