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1995 年後出生的人,都在智慧型手機的陪伴下成長,還沒有上中學就擁有 IG,也很喜歡 Snapchat 的狗狗濾鏡功能,而且跟上 Snapstreaks 攸關重要,他們是心理學教授 Jean M. Twenge 在《i世代報告》這本書中提出的「i世代」(iGen)。除此之外,因為世代差異,每個世代的行為⋯
標籤:數位極簡主義
只有抽離社交群體才能奪回人生的自主權,重新審視自己應該如何使用科技。除了在上一篇文章提及,手機沒有 IG 所以使用時間減少,iPhone 的整體使用時間也下降 62%。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成為不想拿入睡房的東西,分享實踐數位斷捨離的心得,保持離線的狀態,享受與平時不同的生活日常。接下來繼續紀錄 30 天數位⋯
數位極簡並非完全斷絕一切社群媒體,而是有意識地運用方便生活的科技。列出你的想做清單。當你把所有想做的事情列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沒有時間去完成所有事,不如安排優先次序,如果是不太重要的事就剔除,把時間用於真正重視的事情上。如此一來,就更容易持續堅持下去。
數位斷捨離這回事,主要和社群媒體(Social Media)相關,實踐數位斷捨離已經一段時間是時候談談數位極簡的心得。在《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看到這句話:「問題不是出在這些裝置是否實用,而是出在你是否還握有自主權。」新科技精心設計的功能令人行為上癮,「如果你口袋裡的手機只需要輕輕一點就可以連上臉書,中度的⋯
- 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