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斷捨離,你會用什麼標準做出選擇呢?不管是哪一種方法,只要是對現在你的有所幫助的東西,都值得保留下來,精挑細選真正喜歡的東西,比起丟掉討厭的東西更容易。最近經常寫文章紀錄整理成果,除了可以推動自己整理家居,也可以提升斷捨離後的成功感,回過頭看便會發現改變了很多,家居環境更舒服,而且目前的收納方式更適合我們。
標籤:減物生活
書櫃的縫隙都填滿了?把書本塞進衣櫃裏面?即使有收納空間,也不一定把空間填滿,無論是餐桌或地板上,適量的留白可以令整個空間感覺更舒適。斷捨離可以深刻反思自我,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係,面對過去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只要一個決定足以改變你的人生。在這篇文章與你分享一個書本斷捨離祕訣,就是對「捨不得丟掉的書本」的解決方法⋯
由 2017 年開始極簡生活至今,在斷捨離的過程中對化妝品、紀念品、衣服、裝飾品沒有執着,一直以來,我的生活日用品維持在剛剛好的程度,逐步實踐簡單生活。分享這篇文章是紀錄這一刻的想法,目前我擁有的紙本書數量還是很多,的而且確,我依然在書本斷捨離的路途上。但是我不打算計算數量,例如「我沒有任何一本電子書和電子閱⋯
一直以來都用「加法」不斷添置物品?長期在身邊累積大量雜物?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捨棄不必要的東西,學習以功能性為選物原則,思考該物品如何幫助自己。在追求減物生活的期間,重視生活品質和享受精緻生活。可以嘗試先斷捨離後再收納,不隨使增加物品,透過「減法」實踐少物生活整理人生,然後建立完善的收納系統。
你會透過購物減壓嗎?衝動消費買了不必要的東西?即使購物時短暫地感到快樂,卻讓不必要的物件在家中堆積如山,無法輕易找到需要的東西,經歷一場大型斷捨離後,不久之後再次混亂。是時候重新審視每一個購物慾望,嘗試 Low Buy Challenge 轉換你的消費習慣。
面對處理堆積多年的物品要學會放下執着,可以參考斷捨離清單嘗試一日丟一物,慢慢形成持續斷捨離的日常習慣,把這個行為成為生活的一部份。想要把目前的狀況稍為改變,最重要是調節自己的心態,嘗試不一樣的事情。實踐少物生活,需要處理的物品除了解決過量囤積的日用品外,其實佔最大部份是充滿回憶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