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 No Buy 系列文章變成分享個人近況了(笑),隨着時間的流逝,個人喜好和習慣也會隨之而改變,換取更大的人生主導權。自學新事物可以擁有極高的自由度,當然自律和時間管理也很重要。但自學與報名上課不同,對我來說與其學習別人的公式與理論,我反而喜歡自行試驗和尋找解決方法。
basic&的文章
在斷捨離的旅程中,不必拿自己和別人比較。無論開始斷捨離的契機是什麼,在過程中感到困惑、迷惘的時候,應該如何進行下一步,都是需要持續學習的。在這一篇文章以過來人的身份,與你分享從購物狂到極簡主義的改變,以及減少物慾、改善生活的方法。斷捨離最困難的事,是無法擺脫「捨不得丟掉」的想法。在極簡前,我經常購買不必要的物⋯
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不再受無謂的事情影響自己。斷捨離需要長時間實踐,你不需要在一天內完成,而且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心態。開始減少不必要的物品,就會發現自己其實用不著那麼多東西,有人說過,居住空間是反映內心的鏡子,我們至少要對自己負責任,創造寧靜舒適的愜意生活。
「這個還有用不能丟」「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要碰」這些對白是否似曾熟悉?斷捨離不止是丟東西,即使家居不是空無一物也沒關係,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的理想生活,可是幫助家人整理有什麼注意事項呢?在這篇文章中,將會幫助你尋找剛剛好的生活,不再將就。整理收納是一項溝通的工具,把不必要的物品減量後,建立良好的收納系統,維持方便整理⋯
不論是工作還是私生活,長時間看着屏幕機不離手,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以前的我使用 Spotify 超過 4 年,最近轉用 Apple Music 約 4 個月。由 2016 年開始,在通勤時間聽音樂已經是例行公事,既然使用率這麼高,不如訂閱串流音樂平台。原來 Apple Music 的音質更好,也可以透過⋯
說到斷捨離,總覺得一下子整理所有東西的負擔太大,結果遲遲無法開始,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在一天之內整理好。只要每天花 10 分鐘持續地斷捨離,在一段時間後就成為理想的生活習慣。至於今天該整理什麼,這篇文章將會一一告訴你。斷捨離其實很簡單,甚至有感情連結的東西都可以逐漸放手,丟掉無用的東西就好。因為大部份物品只要方⋯
如果覺得整理困難,不如設定容易達成的簡單小目標,例如整理書桌。在空無一物的餐桌工作,配上一杯咖啡享受「Home Cafe」的感覺。為了提升專注力,平面上沒有任何雜物,不受干擾、不會分心,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減少不必要的東西,每一次打掃既輕鬆又省時,不用花太多時間整理。
少物生活,依然保持愉快的好心情。作為極簡實踐者,不需要透過購物來滿足自己或消磨時間,當然也有合理的物慾,但是每一次消費前深思熟慮,所以並不是完全不消費。另一方面,低物慾不等於節儉。因為明確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盡可能選擇 100% 喜歡的物品,即使價格不便宜,還是堅固耐用、歷久常新,你所擁有的東西就物有所值。
無論是整理收納或環保永續,只要在部落格好好紀錄生活,就是持續下去的動力。接下來先分享生活變化,然後是購入品分享,還有環保永續生活心得。最近在整理廚房。為了減少製作外賣的塑膠垃圾,最近下廚的次數比較多,我打算騰出更多空間處理食材,盡可能保持平面淨空,將廚房用品最簡化,只會把常用的物品放出來。簡單來說,處理食材的⋯
自備環保袋、拒絕即棄餐具、自攜水樽⋯等,這些環保習慣你做到多少?除此之外,提升環保意識減少垃圾量,持續傳遞對環境更友善的行動,開始極簡零廢棄的意識生活也相當重要。接下來,與你分享 3 個簡單的環保整理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輕鬆達到的目標。現有的物品不斷重複使用,用創意想出新的用法,是對環境更友善的選擇。以我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