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斷捨離成為日常習慣,反思自己使用社群媒體的方式。暫時遠離社群媒體,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經營自媒體會在意很多事情,例如與其他人的互動、在意成長速度⋯等,幾乎每一天上傳貼文或製作內容,也希望讀者有很好的反應,讓我漸漸感到有壓力。以我來說,之前嚴格地實行數位斷捨離,停用社群媒體長達 30 日,把注意力轉移至離⋯
標籤:數位斷捨離
你會用什麼方法釋放壓力?說起來,很久以前的我總是透過購物來轉換一下心情,這只是短暫的快樂,之後要面對的是捨不得丟的雜物、用不完的產品、放到過期的東西⋯等。接下來,與你分享 10 個切換心情的方法,對你來說很有效也說不定。瀏覽社群媒體看見別人的美好一面,經常拿自己與別人比較,結果對自己感到不滿而產生負面情緒,也⋯
工作空間愈來愈混亂,導致工作效率低?超負荷的工作量讓你吃不消?數位化子彈筆記給你強力支援!適用於 reMarkable 2、Notability 和 Goodnote 5 的行事曆模板,紀錄任何靈感,讓你的創意瞬間爆發。絕不失敗的筆記整理術,讓工作能力大幅提升不再分心!你需要有效的寫筆記系統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備⋯
已經是實踐數位斷捨離的 30 天後。正式開始前,你不妨估計每天在社群媒體花了多少時間,然後在「設定 → 螢幕使用時間」內看看你的真實數據。先把答案放在你的心中,然後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文章吧。數位極簡主義,旨在不使用可有可無的數位科技,徹底成為數位極簡主義者,不再受到新科技的影響而奪回人生的自主權。在這篇文章是⋯
由 1995 年後出生的人,都在智慧型手機的陪伴下成長,還沒有上中學就擁有 IG,也很喜歡 Snapchat 的狗狗濾鏡功能,而且跟上 Snapstreaks 攸關重要,他們是心理學教授 Jean M. Twenge 在《i世代報告》這本書中提出的「i世代」(iGen)。除此之外,因為世代差異,每個世代的行為⋯
只有抽離社交群體才能奪回人生的自主權,重新審視自己應該如何使用科技。除了在上一篇文章提及,手機沒有 IG 所以使用時間減少,iPhone 的整體使用時間也下降 62%。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成為不想拿入睡房的東西,分享實踐數位斷捨離的心得,保持離線的狀態,享受與平時不同的生活日常。接下來繼續紀錄 30 天數位⋯
你知道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社群媒體嗎?沒有智慧型手機可以嗎?早前分享了一篇文章,詳細講述了我的 30 天數位斷捨離計劃,列出這段時間內限制使用的應用程式,抽離社群媒體、重拾休閒活動,重新設定我的數位生活。當然,我列出的限制清單是對我來說可有可無的應用程式,如果你覺得是必需、對工作有影響,或是需要與遠距離的親友聯繫⋯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充滿恐懼與焦慮。在 2016 年出版《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的作者 — Cal Newport,他並沒有使用社群媒體的習慣,但是他的讀者們告訴他,他們對工作專注力有興趣之外也對個人生活非常重視,他發現很多讀者花大量時間上網,甚至影響心理健康,所以他決定以局外人的身分深入分析新科⋯
在家的烘焙生活,是為了有效執行 digital detox,不再無意識地拿起智慧型手機。剛開始自學烘焙的時候,按照個人喜好添置烘焙用具、模具,漸漸佔據廚房的每一個角落,雖然不是最齊全,但是已經非常充足。對於自己第一次製作的曲奇,直到現在依然記憶猶新,無論多費工夫,把成果和親朋好友分享,看到他們滿足的表情和反應⋯
當你感受到自己花很多時間在社群媒體,就是數位斷捨離的最佳時機。很久沒備份,這次備份竟然需要 4 小時。說起來,我的智慧型手機所佔據的容量太多,相片、影片、應用程式⋯等,使用 iPhone 以來幾乎沒有整理過,連備份也懶得去做。在備份過程無法使用手機,我可以暫時遠離社群媒體,即使想看 Netflix 也要忍耐⋯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