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書拿起,想一想後再放回原處。」紙本書對我來說充滿情感,所以放到最後階段才處理,到了中期階段步伐減慢,書本斷捨離變得困難。減少書本數量的原因,並非追求數字上愈少愈好,我選擇捨棄的是對目前沒有幫助、過期的資訊,把這些不必要的書本送出家門。實踐極簡,一不小心便會開始盲目丟東西,丟丟丟、買買買,這個循環沒有改變⋯
標籤:意識消費
自從分享了 5-Year Plan 的目標後,重新思考年度目標的意義,最後我決定提早結束持續 4 年的年度目標計劃,包括近 2 年的不消費挑戰,在這篇文章將會回顧過去一年的努力,然後專注於新的挑戰。首先,簡單地說明我的 5-Year Plan:我的全新挑戰是在 5 年之內完成「用縫紉機製作自己會穿的服飾」⋯
我正在書本斷捨離的路上,為了減少紙本書的數量,將會在以「書本斷捨離」為主題在個人網站不定期連載,紀錄每一次判斷去留的想法,怦然心動的書籍留下、判斷捨棄書本的準則,決定把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日用品可以物盡其用後決定捨棄,但是,喜歡閱讀這件事令我在書本斷捨離感到非常困難,減少紙本書數量的目的不是空無一物,而⋯
由 2017 年開始極簡生活至今,在斷捨離的過程中對化妝品、紀念品、衣服、裝飾品沒有執着,一直以來,我的生活日用品維持在剛剛好的程度,逐步實踐簡單生活。分享這篇文章是紀錄這一刻的想法,目前我擁有的紙本書數量還是很多,的而且確,我依然在書本斷捨離的路途上。但是我不打算計算數量,例如「我沒有任何一本電子書和電子閱⋯
不願丟東西,透過整理收納把物品分類後塞回櫃裏?請緊記:「首先斷捨離,然後收納。」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步伐整理物品,不急於一時,逐步把不必要的東西送出家門。因為在篩選過程,開始與自己對話了解內在需求,慢慢尋找真正喜歡的生活方式。將物品數量維持最低限度,享受剛剛好的簡單生活,由現在開始訂立整理目標。
斷絕不必要的東西,心靈上也變得更有餘裕。你所擁有的物品要為生活帶來改變,讓物品物品能夠發揮其價值。每一次消費並不再受優惠影響,尤其折扣活動不應成為購買意欲。分辨需要與不需要,揮別對物品的慾望,這是取回人生的主導權的重要事情。問問自己這些問題,判斷物品是否真正有需要⋯
一直以來都用「加法」不斷添置物品?長期在身邊累積大量雜物?梳理人與物品之間的關係,捨棄不必要的東西,學習以功能性為選物原則,思考該物品如何幫助自己。在追求減物生活的期間,重視生活品質和享受精緻生活。可以嘗試先斷捨離後再收納,不隨使增加物品,透過「減法」實踐少物生活整理人生,然後建立完善的收納系統。
在 2021 年,挑戰不消費已經踏入第 2 年,經過上年度的不消費實驗後,物慾降低超~多!在這篇文章會分享我的允許購買清單+限制消費清單,也會作出詳細說明。比起紀錄每個月失誤的時候,之後大概會用「近期愛用品」的方向來寫文章,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需求也不一樣,可以到「Low Buy Challenge|有意識的消⋯
- 1
- 2